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84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采用梯度加热一次成型,直接将芯材发泡和复合板材的固化成型连续完成,无须更换模具单独生产加工泡沫芯材,简便快捷。芯材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内源压力可有效复合芯材表面的碳纤维预浸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成品的机械强度接近或高于现有热膨胀工艺制备的EPS泡沫复合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热膨胀是一个渐增的过程,可以避免初始压力过大的现象,同时在固化的后期能够加载足够的压力,无须考虑加压的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EPS泡沫复合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成型的固化压力来自于外部压力源,如负压、压力袋、热压罐和模压等。热膨胀模压工艺与之不同,它是利用膨胀系数相对较大的软膜本身作为膨胀源,以刚性材料作为阴模,复合材料蒙皮置于两者之间。当模具受热后,材料由于本身热膨胀系数较大而膨胀,但软膜的膨胀受到膨胀系数较小外部刚性模具的限制,所以在模腔内部产生压力。常用的软膜一般是具有很高膨胀系数的硅橡胶,已经在复合材料成型中早已得到应用,一般称为软膜法成型工艺,又称热膨胀工艺。如果把硅橡胶换成泡沫塑料,成型出来的产品就是泡沫夹层结构,关键是泡沫芯材是否能够为成型夹层结构提供足够的压力。现有技术中很多将热膨胀工艺应用到泡沫夹层结构的成形中,实际上是一种共固化工艺,即预先制备好聚苯乙烯泡沫芯材,铺叠上预浸料后,蒙皮与夹层结构共固化成型。在夹层结构成型过程中,泡沫芯材能够提供压力来自于芯材中发泡成型后残余的发泡剂,再次升温加热后发泡剂使得泡沫再次膨胀,从而为夹层结构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梯度加热一次成型法制备EPS泡沫复合板材,具体步骤如下:/n(1)铺料:在模具的凹模底部平铺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再在碳纤维预浸料上平铺熟化后的预发泡EPS颗粒,随后下压上模排出气泡并压实,抬起上模后在预发泡EPS颗粒上平铺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下压上模至初始压力为0.05~0.06MPa;/n(2)芯材发泡:加热模具至95℃,保温8~10min,加热过程中缓慢连续上抬上模,保持恒压0.18~0.28MPa;/n(3)固化成型:当上模上抬至泡沫复合板材的预设厚度时,固定上模,模具升温至100~103℃,保温15~20min进行固化,随后空冷成型即得EP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梯度加热一次成型法制备EPS泡沫复合板材,具体步骤如下:
(1)铺料:在模具的凹模底部平铺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再在碳纤维预浸料上平铺熟化后的预发泡EPS颗粒,随后下压上模排出气泡并压实,抬起上模后在预发泡EPS颗粒上平铺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下压上模至初始压力为0.05~0.06MPa;
(2)芯材发泡:加热模具至95℃,保温8~10min,加热过程中缓慢连续上抬上模,保持恒压0.18~0.28MPa;
(3)固化成型:当上模上抬至泡沫复合板材的预设厚度时,固定上模,模具升温至100~103℃,保温15~20min进行固化,随后空冷成型即得EPS泡沫复合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EPS泡沫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由碳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其周赵高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祥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