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82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平台由电脑、3D打印支撑移动平台以及混凝土泵机组成;支撑移动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Y轴、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Y轴上的两个Z轴以及设置于所述两个Z轴之间的横担和X轴;3D打印头设于所述X轴上;所述X轴、Y轴和Z轴各自设有导轨,X轴动力机驱动所述3D打印头沿X轴的导轨左右移动,Z轴动力机驱动所述X轴沿Z轴的导轨上下移动,Y轴动力机驱动所述Z轴沿Y轴的导轨前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模具费用,在车间一步成型完成基建打印,无需现场支模和拆卸,现场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属于配网基建

技术介绍
:配网基建大多要求混凝土整体浇灌成型,需要专用模具,而开模费用非常高昂,现场使用模具时,模具的支护和拆卸程序繁琐,现场施工周期长,效率低下。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并逐渐成熟,3D打印技术给配网基建带来技术革新。按照国网公司“能在地面做的不在高空做、能在车间做的不在现场做、能提前做好的不在施工时做”的工作思路,如能引入3D打印技术进行配网基建加工,在施工效率、生产成本、工程工期、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均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有3D打印技术,Z轴往往需要一定的作业高度,料就变成从水平低的位置(如地面),供应到具有相当高度的平台上,这需要相当大的压力。高度越高,压力越大,增加了供料难度,降低了作业效率,且当供料管道过长时,难以实现稳定供料,而且也会增加堵塞供料管的几率。随着泛在物联网建设的推进,需要对配网基建进行赋码和信息追溯,当前采取的投运后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由电脑(1)、3D打印支撑移动平台(3)以及混凝土泵机(8)组成;/n所述3D打印支撑移动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Y轴(32)、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Y轴(32)上的两个Z轴(33)以及设置于所述两个Z轴之间的横担(11)和X轴(31);3D打印头(6)设于所述X轴(31)上;所述X轴(31)、Y轴(32)和Z轴(33)各自设有导轨,X轴动力机驱动所述3D打印头沿X轴的导轨左右移动,Z轴动力机驱动所述X轴沿Z轴的导轨上下移动,Y轴动力机驱动所述Z轴沿Y轴的导轨前后移动;/n在所述横担(11)上设有缓冲料仓(4),所述缓冲料仓(4)与...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由电脑(1)、3D打印支撑移动平台(3)以及混凝土泵机(8)组成;
所述3D打印支撑移动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Y轴(32)、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Y轴(32)上的两个Z轴(33)以及设置于所述两个Z轴之间的横担(11)和X轴(31);3D打印头(6)设于所述X轴(31)上;所述X轴(31)、Y轴(32)和Z轴(33)各自设有导轨,X轴动力机驱动所述3D打印头沿X轴的导轨左右移动,Z轴动力机驱动所述X轴沿Z轴的导轨上下移动,Y轴动力机驱动所述Z轴沿Y轴的导轨前后移动;
在所述横担(11)上设有缓冲料仓(4),所述缓冲料仓(4)与所述混凝土泵机(8)连通,缓冲料仓(4)通过输料管(5)与所述3D打印头连通为其供料;
所述3D打印头、各所述动力机以及所述缓冲料仓(4)均通过控制线(9)与所述电脑(1)连接由电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料仓(4)内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同样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电脑(1)相连,由电脑(1)控制其震动频率和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还包括传送管(10),所述传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泵机(8)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缓冲料仓(4)的入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和可追溯RFID标签的配网基建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还包括身份识别系统(1),所述身份识别系统(1)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电脑(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超奇刘斌董苏安玲程亚航徐中辉黄书强周海龙王化雷庞晴晴张铮王凯丽刁哲伟杨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