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异物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9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膀胱异物钳,包括手柄组件、外鞘和取物杆,外鞘为直线状,且外鞘的横截面为圆形,外鞘内设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外鞘的一端连接有引水通道;取物杆滑动连接在中空通道内;引水通道和外鞘内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取物杆包括管部和夹持部,手柄组件连接在外鞘的一端,夹持部位于外鞘的另一端,管部的一端和手柄组件相连接,管部的另一端和夹持部相连接;手柄组件用于控制夹持部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夹持部伸出于外鞘外,且夹持部张开;在第二工作状态,夹持部回缩与外鞘内,且夹持部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取物更精准、更方便、更经济、更安全,节省了相关手术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异物钳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膀胱异物钳。
技术介绍
泌尿外科中有大量涉及需要将体内置放的输尿管导管取出体外的操作。目前的输尿管导管取出术,需要在膀胱内镜的辅助下,将专用的膀胱镜用软性异物钳通过内窥镜的器械通道送入膀胱内,此时术者通过显示器观看膀胱内手术野的情况,通过操作硬性的膀胱镜,带动软性异物钳,以寻找并抓住输尿管导管,确认后拖出体外。为了进行这样的手术,医院必需要耗费专门的灭菌费用,在必要的监管流程下提供灭菌后的膀胱内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有时因为灭菌的时间问题,患者往往就诊时不能马上手术,而需要先预约过一段时间后再来医院进行手术,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外,膀胱镜的外径较大,也会导致患者痛苦不堪及潜在的尿道损伤。在这样的手术中,医生在插入异物钳之前及手术期间,为了保证膀胱镜下视野的清楚和手术操作的方便,必须要求膀胱内有充满液体。所以术前术中还需要通过膀胱内镜向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膀胱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膀胱异物钳,本技术的膀胱异物钳不需使用膀胱内镜,可直接在B超的引导下进入人体进行取输尿管导管的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膀胱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外鞘和取物杆,所述外鞘为直线状,且所述外鞘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鞘内设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外鞘的一端连接有引水通道;所述取物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中空通道内;所述引水通道和所述外鞘内的中空通道相连通;所述取物杆包括管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在所述外鞘的一端,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外鞘的另一端,所述管部的一端和所述手柄组件相连接,所述管部的另一端和所述夹持部相连接;所述手柄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伸出于所述外鞘外,且所述夹持部张开;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回缩与所述外鞘内,且所述夹持部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管部和所述夹持部为一体成型,且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夹持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头,两个所述夹持头关与所述管部的中心轴线对称;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两个所述夹持头分开,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两个所述夹持头的内侧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头的末端的外侧面为弧形。夹持头末端为弧形结构,使的夹持头和膀胱内壁接触时,尽可能小的对膀胱内壁造成损伤。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头的内侧面设有夹持凸起。夹持凸起的设置,有助于对输尿管导管的夹持。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头的内侧面设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设置,有助于对输尿管导管的夹持。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封帽,所述水封帽连接在所述外鞘的一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水封帽的设置保证了膀胱内的积水不会从外鞘的中空通道流出。进一步地,所述取物杆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取物杆一方面能够保证B超设备下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金属材质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能够保证末端夹持头的有效夹持。进一步的,所述引水通道和所述外鞘成角度设置。引水通道的设置,能够提供进水、出水、置入光纤的功能。引水通道和外鞘之间成角度设置,便于操作者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管部上设有刻度标识,所述刻度标识位于靠近手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刻度标识的设置有助于操作者间接观察夹持部进入外鞘的长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夹持部的夹持力度,另一方面有助于观测夹持部闭合的幅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膀胱异物钳,直线状圆形的外鞘直接通过尿道进入膀胱,不需要使用膀胱内镜,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取物杆末端的夹持部则用于对异物抓取,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B超设备能够有效的观测出夹持部的位置,保证了夹持部的夹持精准度;2、本技术的夹持头的内侧面设计有夹持凸起,在夹持异物时,能够增加夹持头和异物的摩擦力,保证夹持效果;3、夹持头的内侧面设计有夹持凹槽,夹持异物时,夹持凹槽能够提供异物存放的空间,提高对异物的夹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异物钳在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异物钳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同形式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8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外鞘;2、取物杆;3、手柄组件;4、水封帽;11、引水通道;21、管部;22、夹持部;23、夹持头;231、夹持凸起;232、夹持凹槽;31、固定手柄;32、第一弹片;33、活动手柄;34、第二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B超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一定方向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顺序进行扫描。超声波在穿过不同组织时,会因不同组织间存在介质密度差,超声波会被不同组织间的界面反射回来,介质密度差越大则反射越强,超声仪会根据监测到的回声信号延迟时间、强弱判断目标的物理位置及声学性质,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也就形成了B超图像。所以B超也能够探测到进入体内的金属器械及其运动。本装置在使用时是配合B超设备使用,异物钳在进入人体后,通过B超设备探测出夹持头23的位置,通过操纵手柄组件3控制末端的夹持部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从而完成对异物的夹持取出。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创的结构强度足以不需要通过膀胱内镜工作通道而进出体内外的一种异物钳,它还可以提供灌注或引流的通道及相应的水封功能。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膀胱异物钳,包括手柄组件3、外鞘1和取物杆2,外鞘1为直线状,且外鞘1的横截面为圆形,外鞘1内设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外鞘1的一端连接有引水通道11;取物杆2滑动连接在中空通道内;引水通道11和外鞘1内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取物杆2包括管部21和夹持部22,手柄组件3连接在外鞘的右端,夹持部22位于外鞘1的左端,管部21的一端和手柄组件3相连接,管部21的另一端和夹持部22相连接;手柄组件3用于控制夹持部22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膀胱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外鞘和取物杆,所述外鞘为直线状,且所述外鞘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鞘内设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外鞘的一端连接有引水通道;所述取物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中空通道内;所述引水通道和所述外鞘内的中空通道相连通;/n所述取物杆包括管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在所述外鞘的一端,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外鞘的另一端,所述管部的一端和所述手柄组件相连接,所述管部的另一端和所述夹持部相连接;所述手柄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n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伸出于所述外鞘外,且所述夹持部张开;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回缩与所述外鞘内,且所述夹持部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外鞘和取物杆,所述外鞘为直线状,且所述外鞘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鞘内设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外鞘的一端连接有引水通道;所述取物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中空通道内;所述引水通道和所述外鞘内的中空通道相连通;
所述取物杆包括管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在所述外鞘的一端,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外鞘的另一端,所述管部的一端和所述手柄组件相连接,所述管部的另一端和所述夹持部相连接;所述手柄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伸出于所述外鞘外,且所述夹持部张开;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夹持部回缩与所述外鞘内,且所述夹持部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和所述夹持部为一体成型,且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夹持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膀胱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头,两个所述夹持头关与所述管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登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