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83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包括连接部、固定带和收紧带,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带和收紧带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收紧带的连接处设有调节下壳;所述收紧带的端部设有开口,开口的一边设有齿条,空腔的中部经轴承连接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置于开口内,且调节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调节下壳的正面设有调节上壳,调节上壳的底部经轴承连接有卡槽杆,卡槽杆的端部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调节上壳的顶部设有棘轮外壳,棘轮外壳的内部经轴承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中部设有棘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方便病人单手调节止血带松紧,同时,能够避免松开绑带的一瞬间出血处突然失压,导致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血带,特别是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段,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之间连接一个移植血管,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并且通过透析机的针头穿刺移植血管来进行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一般要进行2-3次的血透,透析结束后需要按压穿刺处一段时间,以止住穿刺处的出血现象,如果按压的压力过大,移植血管的震颤会停止,所以按压的力度要适宜,以不出血且血管能震颤为宜。现在医院所用的内瘘止血带多数仅为普通的弹力绑带,单手很难完成佩戴和松紧的调节,不便于病人使用,同时,普通的止血带调节松紧时,松开绑带的一瞬间出血处突然失压,容易导致出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病人单手操作,且可以阶段性调节压力的绑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它可以方便病人单手调节止血带松紧,同时,能够避免松开绑带的一瞬间出血处突然失压,导致出血。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1)、固定带(2)和收紧带(3),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带(2)和收紧带(3)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带(2)与收紧带(3)的连接处设有调节下壳(4),调节下壳(4)的内部设有空腔(8),固定带(2)的端部固定于空腔(8)的内部,收紧带(3)的端部穿插过调节下壳(4)至空腔(8)内;所述收紧带(3)的端部设有开口(6),开口(6)的一边设有齿条(7),空腔(8)的中部经轴承连接有调节齿轮(9),调节齿轮(9)置于开口(6)内,且调节齿轮(9)与齿条(7)啮合连接,调节齿轮(9)的正面设有卡块(10);所述调节下壳(4)的正面设有调节上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独立调节内瘘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1)、固定带(2)和收紧带(3),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带(2)和收紧带(3)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带(2)与收紧带(3)的连接处设有调节下壳(4),调节下壳(4)的内部设有空腔(8),固定带(2)的端部固定于空腔(8)的内部,收紧带(3)的端部穿插过调节下壳(4)至空腔(8)内;所述收紧带(3)的端部设有开口(6),开口(6)的一边设有齿条(7),空腔(8)的中部经轴承连接有调节齿轮(9),调节齿轮(9)置于开口(6)内,且调节齿轮(9)与齿条(7)啮合连接,调节齿轮(9)的正面设有卡块(10);所述调节下壳(4)的正面设有调节上壳(5),调节上壳(5)的底部经轴承连接有卡槽杆(11),卡槽杆(11)的端部设有与卡块(10)相配合的卡槽,调节上壳(5)的顶部设有棘轮外壳(12),棘轮外壳(12)的内部经轴承连接有调节轴(13),调节轴(13)的中部设有棘轮(14),棘轮外壳(12)的顶部经轴承连接有手调旋钮(15),手调旋钮(15)、调节轴(13)与卡槽杆(11)的转轴相连接,棘轮外壳(12)的侧部设有圆柱壳(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娟马春霞江薇薇沈萍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