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强专利>正文

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8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属于介入式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夹持芯和分别与夹持芯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以及可相互锁合的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两个夹持部可分别活动与夹持芯闭合,夹持部的近端还连接有控制组件,驱动控制组件相对于夹持芯运动,可带动夹持部相对于夹持芯关闭,以及带动第二锁合件与第一锁合件锁合,以锁定夹持部与夹持芯的关闭状态,这样就能够通过对于控制组件的操作,将作用力传递至夹持部,使得夹持部和夹持芯实现闭合或打开,以及在夹持部和夹持芯闭合状态下,通过第一锁合件与第二锁合件的锁合,对夹持部与夹持芯的闭合状态进行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孔道缝合夹
本技术涉及介入式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
技术介绍
本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技术人明确认为或推定技术人认为是本技术在首次提出技术的技术日的现有技术。随着内镜微创技术发展,以前需要外科开腹或者腹腔镜处理的一些消化道疾病,比如消化道早期肿瘤,均能在消化内镜微创下治疗。在内镜微创手术过程中,消化道粘膜缺损缝合,包括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是最常见的问题。目前,主要使用的缺损缝合方法有,内镜夹,尼龙绳联合内镜夹荷包缝合及内镜缝合装置(OTSC)。内镜夹使用简单且费用较便宜,但是,对于较大的缺损或者困难部位的缺损难以发挥修补作用。OTSC由国外专家技术,费用昂贵,操作较复杂,需要前期的培训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能够简单、快捷及有效地在手术中,对大的粘膜缺损及困难操作部位的缺损进行夹持闭合,以有效解决消化道粘膜缺损的微创缝合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包括夹持芯和分别与夹持芯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以及可相互锁合的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两个夹持部可分别活动与夹持芯闭合,夹持部的近端还连接有控制组件,驱动控制组件相对于夹持芯运动,可带动夹持部相对于夹持芯关闭,以及带动第二锁合件与第一锁合件锁合,以锁定夹持部与夹持芯的关闭状态。可选地,夹持芯上还延伸设置有覆设于夹持芯和控制组件之外的壳体,夹持部可转动的连接在夹持芯上,以在控制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使夹持部相对于夹持芯转动关闭或打开。可选地,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件和控制件,在壳体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锁合件设置在壳体上,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活动件分别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设置,拉动控制件使活动件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夹持部绕壳体上的转轴转动与夹持芯关闭,活动件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以使第一锁合件与第二锁合件相互锁合。可选地,第一锁合件为设置在壳体内壁且向壳体内伸出的第一卡钩;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活动件上且朝向壳体伸出的第二卡钩;第二卡钩在壳体内径向运动中与壳体相干涉。可选地,第一锁合件为设置在壳体内壁且向壳体内伸出的第一卡钩;第二锁合件为第二卡钩;第二卡钩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控制件穿过避让空间在活动件与壳体之间与活动件连接,第一卡钩能够与第二卡钩相钩合。可选地,壳体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内的隔片,隔片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分别用于控制夹持部运动的通道;第一锁合件为在隔片面向两个通道的表面上分别设置的凸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活动件上且朝向隔片伸出的卡扣或卡片,活动件带动卡扣或卡片运动以与凸台卡合。可选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隔片与夹持部之间的卡扣,卡扣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控制件穿过避让空间与活动件连接;凸台设置在隔片的近端,隔片面向两个通道的表面上沿外壳轴向分别形成有第三滑槽,活动件在第三滑槽内运动以使卡扣钩于凸台上。可选地,第二锁合件为卡片,控制件设置在卡片与隔片之间;卡片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控制件穿过避让空间与活动件连接,凸台设置在隔片的远端,隔片面向两个通道的表面上沿外壳轴向分别形成有第三滑槽,活动件在第三滑槽内运动以使卡片钩于凸台上。可选地,卡片的远端还设置有避让槽,夹持部相对于夹持芯打开,转轴穿入避让槽内。可选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隔片与夹持部之间的卡扣,卡扣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控制件穿过避让空间与活动件连接;控制件带动活动件运动,卡扣能够钩在凸台上。可选地,第二锁合件与活动件连接,控制件上沿控制件运动方向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靠避让空间的侧壁上。可选地,第一锁合件为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一滑槽两侧的凸起,第二锁合件为活动件伸入第一滑槽内的第一端,活动件的第一端用于与凸起相卡合。可选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变形孔,两个变形孔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滑槽的两侧且与凸起相邻。可选地,壳体上设置有变形间隙,变形间隙与第一滑槽连通,并位于第一滑槽邻近凸起的一端。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还包括:手柄,手柄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控制件分别与两个导轨连接,并能够沿导轨滑动,导轨上设置有限位部;控制件的上还设置有锁扣,锁扣能够在控制件上滑动;夹持部夹紧目标物,锁扣与限位部相抵靠;锁扣在控制件上滑动与限位部分离,控制件能够控制夹持部继续运动,从而锁定夹持部。可选地,第二滑槽包括首尾连接的弧形槽和导向锁定槽,导向锁定槽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夹持部夹紧目标物,且与壳体的轴线平行时,控制件控制活动件在导向锁定槽内滑动,以将第一锁合件与第二锁合件相锁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的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且涉及的零件数量较少,从而降低了零件组装的难度小,大大降低加工制作的成本。2、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的双侧夹持部设计,两侧夹持部能独立实施粘膜组织的夹持,能有效地对大的粘膜缺损,包括穿孔,进行缝合。3、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的第二锁合件设置在活动件上,这能缩短缝合夹头端的尺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a是图1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1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b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的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a是图1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二种拓展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的控制件、第二卡钩及活动件组合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a中的第二卡钩的结构示意图;图9a是图1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二种拓展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9b是图9a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一种拓展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a是图11中的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b是图11中的控制件、卡扣及夹持部组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12c是图11中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0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一种拓展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0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第二种拓展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芯和分别与所述夹持芯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以及可相互锁合的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所述两个夹持部可分别活动与所述夹持芯闭合,所述夹持部的近端还连接有控制组件,驱动所述控制组件相对于所述夹持芯运动,可带动所述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夹持芯关闭,以及带动所述第二锁合件与所述第一锁合件锁合,以锁定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芯的关闭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芯和分别与所述夹持芯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以及可相互锁合的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所述两个夹持部可分别活动与所述夹持芯闭合,所述夹持部的近端还连接有控制组件,驱动所述控制组件相对于所述夹持芯运动,可带动所述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夹持芯关闭,以及带动所述第二锁合件与所述第一锁合件锁合,以锁定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芯的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芯上还延伸设置有覆设于所述夹持芯和所述控制组件之外的壳体,所述夹持部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夹持芯上,以在所述控制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夹持芯转动关闭或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件和控制件,在所述壳体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锁合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拉动所述控制件使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所述夹持部绕所述壳体上的转轴转动与所述夹持芯关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合件与所述第二锁合件相互锁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且向所述壳体内伸出的第一卡钩;
所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上且朝向所述壳体伸出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在所述壳体内径向运动中与所述壳体相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且向所述壳体内伸出的第一卡钩;
所述第二锁合件为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避让空间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卡钩能够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钩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运动的通道;
所述第一锁合件为在所述隔片面向两个通道的表面上分别设置的凸台,所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上且朝向所述隔片伸出的卡扣或卡片,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卡扣或卡片运动以与所述凸台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孔道缝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隔片与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卡扣,所述卡扣上设置有避让空间,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隔片的近端,所述隔片面向所述两个通道的表面上沿所述外壳轴向分别形成有第三滑槽,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三滑槽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扣钩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金鸿雁沈正华马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