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夏梅专利>正文

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8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品领域,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呈锥体状的内胆本体,以及设置在内胆本体开口端外沿上的挡环;所述内胆通过挡环正扣或反扣在杯体的杯口边缘上分别作为茶漏或榨汁器;所述内胆本体的内部形成内胆腔,内胆本体上设有连通内胆本体内外壁的茶漏孔;所述内胆本体的外壁上向外突出设有用于榨汁的凸部单元;所述内胆的挡环上设有供汁液流入杯体内部的通孔。该方案中,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所榨取的汁液沿着内胆本体的外壁流下,仅少部分由茶漏孔流入杯体内部内,而大部分通过内胆的挡环上的通孔流入杯体内部;如此才能实现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果汁的高效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生活中的饮品主要包括茶水和果汁等;对于茶水,人们倾向于用茶叶现泡,现有茶漏杯可用于实现冲泡茶叶时的茶水分离,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776577U”、“CN209436953U”和“CN202858677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内容。对于果汁,人们则倾向于采用鲜榨的方式获取,如此可更能保证果汁的营养和口感。现有榨汁器可用于人工手动进行榨汁,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665190U”、“CN203028928U”和“CN101558957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内容。以往,上述茶漏杯和榨汁器的功能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相关性。但现有设计中已经存在将茶漏杯与榨汁器相结合的产品,即该容器即可用于泡茶,实现茶水分离;又可用于榨取果汁使用。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650649Y”、“CN203676817U”、“CN205625497U”和“CN208064993U”的中国专利文本,举例来说;公告号为“CN205625497U”的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茶杯的内胆;所述内胆(1)包括呈锥体状的内胆本体(11),以及设置在内胆本体(11)开口端外沿上的挡环(12);所述内胆(1)通过挡环(12)正扣或反扣在杯体(2)的杯口边缘上作为茶漏或榨汁器;所述内胆本体(11)的内部形成内胆腔(11a),内胆本体(11)上设有连通内胆本体(11)内外壁的茶漏孔;所述内胆本体(11)的外壁上向外突出设有用于榨汁的凸部单元(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挡环(12)上设有供汁液流入杯体(2)内部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茶杯的内胆;所述内胆(1)包括呈锥体状的内胆本体(11),以及设置在内胆本体(11)开口端外沿上的挡环(12);所述内胆(1)通过挡环(12)正扣或反扣在杯体(2)的杯口边缘上作为茶漏或榨汁器;所述内胆本体(11)的内部形成内胆腔(11a),内胆本体(11)上设有连通内胆本体(11)内外壁的茶漏孔;所述内胆本体(11)的外壁上向外突出设有用于榨汁的凸部单元(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挡环(12)上设有供汁液流入杯体(2)内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1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凸部单元(14),相邻两个凸部单元(14)之间构成第一导流槽(151),所述通孔包括处于第一导流槽(151)末端部上的第一通孔(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151)两侧的凸部单元(14)侧壁呈能够将汁液汇集在第一导流槽(151)中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单元(14)在内胆本体(11)锥体尖端部的一侧为第一端部(141),多个凸部单元(14)的第一端部(141)凸出于内胆本体(11)的锥体尖端中心处,使多个凸部单元(14)的第一端部(141)之间的内胆本体(11)外壁上构成凹槽(111),凹槽(111)与所述第一导流槽(151)相通;所述内胆(1)作为茶漏时,凸部单元(14)的第一端部(141)作为支撑部放置于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单元(14)围绕凹槽(111)设置的第一端部(141)呈圆弧形,第一端部(141)的侧壁呈能够将汁液汇集在凹槽(111)内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单元(14)的中部相对其两侧壁内凹形成第二导流槽(152),通孔包括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朱夏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