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761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响应型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五水合硝酸铋完全溶解于硝酸中,加入盐酸分离得到白色沉淀,加入冰醋酸静置后洗涤,烘干得到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加入无水乙醇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活化后加入MS搅拌,烘干得到3D‑C‑BiOCl@MS;将十二烷二羧酸和疏水性月桂酸在超声处理下溶于无水乙醇中作为修饰溶液,将3D‑C‑BiOCl@MS放入修饰溶液中室温浸泡,取出烘干得到目标产物S‑3D‑C‑BiOCl@MS。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合成的材料具有超疏水特性、pH响应性和光催化降解能力,油水分离实验中对油的吸附效率高以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测试中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疏水微球和表面修饰技术对基底材料进行修饰制备超疏水材料的通用方法,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的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以及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泄露的原油,对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导致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方法用来处理和回收油类污染物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操作繁琐、残留率高,很难实现对油类污染物快速高效地回收。超疏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水分离材料具有良好的润湿性、高分离效率、高选择性、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分离层状污染物以及降解可溶性污染物是当前废水处理的两个关键步骤。然而,传统的超疏水材料的功能较为单一,只适用于层状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尚不能满足复杂污染体系中油水分离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多功能、具有智能响应能力且环保的新型油水分离材料。目前,超疏水/超亲油材料是一类典型的油水分离材料。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n1)将五水合硝酸铋完全溶解于硝酸中,逐滴加入盐酸并持续搅拌,离心分离后得到白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加入冰醋酸静置4h后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n2)向装有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的容器中加入无水乙醇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活化,活化后加入三聚氰胺海绵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2h后将三聚氰胺海绵取出烘干得到了3D-C-BiOCl涂覆的3D-C-BiOCl@MS;/n3)将十二烷二羧酸和疏水性月桂酸在超声处理下溶于无水乙醇中作为修饰溶液,将3D-C-BiOCl@MS放入修饰溶液中室温浸泡,取出烘干得到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五水合硝酸铋完全溶解于硝酸中,逐滴加入盐酸并持续搅拌,离心分离后得到白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加入冰醋酸静置4h后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
2)向装有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的容器中加入无水乙醇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活化,活化后加入三聚氰胺海绵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2h后将三聚氰胺海绵取出烘干得到了3D-C-BiOCl涂覆的3D-C-BiOCl@MS;
3)将十二烷二羧酸和疏水性月桂酸在超声处理下溶于无水乙醇中作为修饰溶液,将3D-C-BiOCl@MS放入修饰溶液中室温浸泡,取出烘干得到目标产物S-3D-C-BiOCl@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摩尔比,硝酸铋:硝酸:盐酸=1: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质量比,将羟基化的3D-C-BiOCl微球:无水乙醇: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30-35:0.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旭李响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