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解决人们长时间穿着皮鞋,容易对脚后跟造成磨损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填充结构,其可安装在鞋后部上;填充结构安装在鞋后部上时,填充结构的第一端与鞋口的边缘线平齐,且填充结构的第二端与鞋体内底接触;填充结构安装在鞋后部上时,填充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内两侧对应平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穿戴者舒适的体验感,并且能够降低对于穿戴者脚后跟的磨损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
技术介绍
皮鞋以天然皮革为主要加工材质,以皮革、橡胶等符合材料构造鞋底,现行趋势下,对于制鞋材料的不断优化改善,制鞋材料中不断在减少皮革的占比。人们在穿着皮鞋时,基于日常工作的活动,脚步肿胀,皮鞋的后部会挤压脚后跟,而人类脚后跟具有褶皱的皮肤层,长时间穿着皮鞋进行日常工作,容易磨损脚后跟,而日常工作不穿着皮鞋,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着装的要求,如此往复,脚后跟会磨损出伤口,也不利于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们长时间穿着皮鞋,容易对脚后跟造成磨损的技术问题,提供名称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包括:鞋体;鞋后部,形成在所述鞋体的后端;鞋口,构造在鞋体上、并位于所述鞋后部;还包括:填充结构,其可安装在所述鞋后部上;其中,所述填充结构安装在所述鞋后部上时,所述填充结构的第一端与鞋口的边缘线平齐,且所述填充结构的第二端与鞋体内底接触;所述填充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内两侧对应平齐。具体地,所述填充结构的高度等于所述鞋口至鞋体内底的高度。具体地,所述填充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具体地,所述填充结构被构造成弯曲状,并具有:安装端,其构造可与所述鞋后部配合的半圆弧型,并在朝向鞋体前端方向形成两个连接端;第一边翼,与所述安装端的一个所述连接端连接;第二边翼,与所述安装端的另一个所述连接端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边翼和所述第二边翼自所述鞋跟方向鞋体前端被构造的厚度逐渐减小。具体地,还包括:第一翼边,其为所述第一边翼朝向鞋里的一边;第二翼边,其为所述第二边翼朝向鞋里的一边;所述第一翼边与所述鞋体内侧的一边构成连续的第一边线;所述第二翼边与所述鞋体内侧的另一边构成连续的第二边线。具体地,还包括有:多个安装部,均布设置在所述填充结构朝向鞋后部的一侧;多个安装空间,所述鞋后部朝向鞋里的部分构造出多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空间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安装部被构造成半圆形,所述安装空间被构造成半圆形,以使所述安装部可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安装端。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首先填充结构可与鞋口的边缘线平齐,使得穿戴着不会产生不适,填充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内两侧对应平齐,保证了消费者脚步两侧不会因填充结构感觉到不适;填充结构相当于包覆了脚的内、外、后三个面,不易移动、滑窜;另外,在脚步肿胀的过程中填充结构不会给脚后跟带来较大的压力负担,反而缓冲的对于脚后跟的压力。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穿戴者舒适的体验感,并且能够降低对于穿戴者脚后跟的磨损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鞋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填充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部和安装空间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鞋体100、鞋后部200、鞋口300、填充结构10、安装端11、第一边翼12、第二边翼13、第一翼边121、第二翼边131、安装部20、安装空间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当前视图中“左侧”为“第一端”,“右侧”为“第二端”,“上侧”为“第一端”,“下侧”为“第二端”,或者“左侧”为“第一侧”,“右侧”为“第二侧”如此描述的目的在于清楚的表达该技术方案,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们长时间穿着皮鞋,容易对脚后跟造成磨损的技术问题,该新型防护性皮鞋。请参阅附图1-4所示,包括:鞋体100;鞋后部200,形成在鞋体100的后端;鞋口300,构造在鞋体100上、并位于鞋后部200;首先,本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皮鞋基本款式、样式上所作出的改进,适用范围广,不会对皮鞋的基本形状产生过大的改变,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具体地,还包括:填充结构10,填充结构10可安装在鞋后部200上;其中,填充结构10安装在鞋后部200上时,填充结构10的第一端与鞋口300的边缘线平齐,且填充结构10的第二端与鞋体内底接触;其中,填充结构10安装在鞋后部200上时,填充结构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100内两侧对应平齐。首先填充结构10可与鞋口300的边缘线平齐,使得穿戴着不会产生不适,填充结构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100内两侧对应平齐,保证了消费者脚步两侧不会因填充结构10感觉到不适,填充结构10可安装在鞋后部200上,显然填充结构10可以拆卸下来,即不安装,具体的方式为,当脚步感到肿胀时,可以主动拆卸填充物,而市面上的填充物大多与皮鞋本身不存在“可安装”这种连接关系,更多为添加、垫入,其在穿着时无法保证脚步、填充物、皮鞋本身三者统一的穿着感受;尤其是垫入的填充物可能滑动、移位,造成穿戴者更多的不舒适。请参阅附图1-4所示,填充结构10的高度等于鞋口300至鞋体内底的高度,为了进一步增加穿戴者的体验,该填充结构10的高度相当于穿戴时脚后跟被鞋后部200覆盖的位置,相当于普通皮鞋的穿戴习惯。优选地,填充结构10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为硅胶,如此保证在脚步肿胀的过程中填充结构10不会给脚后跟带来较大的压力负担,反而缓冲的对于脚后跟的压力。请参阅附图1-4所示,填充结构10被构造成弯曲状,并具有:安装端11,其构造可与鞋后部200配合的半圆弧型,并在朝向鞋体前端方向形成两个连接端;第一边翼12,与安装端11的一个连接端连接;第二边翼13,与安装端11的另一个连接端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填充结构10相当于包覆了脚的内、外、后三个面,不易移动、滑窜。请参阅附图1-4所示,第一边翼12和第二边翼13自鞋跟方向鞋体前端被构造的厚度逐渐减小;还包括:第一翼边121,其为第一边翼12朝向鞋里的一边;第二翼边131,其为第二边翼13朝向鞋里的一边;第一翼边121与鞋体100内侧的一边构成连续的第一边线;第二翼边131与鞋体100内侧的另一边构成连续的第二边线。如此设置,为皮鞋整体的制造提供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使皮鞋整体外形不会因填充结构10的造型而改变,也符合脚部内、外两侧的生理形状的要求,不会产生不舒适感。请参阅附图1-4所示,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包括:/n鞋体(100);/n鞋后部(200),形成在所述鞋体(100)的后端;/n鞋口(300),构造在鞋体(100)上、并位于所述鞋后部(200);/n其特征在于,包括:/n填充结构(10),其可安装在所述鞋后部(200)上;/n其中,所述填充结构(10)安装在所述鞋后部(200)上时,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一端与鞋口(300)的边缘线平齐,且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二端与鞋体内底接触;/n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100)内两侧对应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护性皮鞋,包括:
鞋体(100);
鞋后部(200),形成在所述鞋体(100)的后端;
鞋口(300),构造在鞋体(100)上、并位于所述鞋后部(200);
其特征在于,包括:
填充结构(10),其可安装在所述鞋后部(200)上;
其中,所述填充结构(10)安装在所述鞋后部(200)上时,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一端与鞋口(300)的边缘线平齐,且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二端与鞋体内底接触;
所述填充结构(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鞋体(100)内两侧对应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性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10)的高度等于所述鞋口(300)至鞋体内底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护性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10)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护性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10)被构造成弯曲状,并具有:
安装端(11),其构造可与所述鞋后部(200)配合的半圆弧型,并在朝向鞋体前端方向形成两个连接端;
第一边翼(12),与所述安装端(11)的一个所述连接端连接;
第二边翼(13),与所述安装端(1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钦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登路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