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劳保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与劳保服本体侧面的换热盒,所述换热盒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换热盒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所述换热盒通过多孔橡胶垫与劳保服本体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所述盛液盒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该劳保服中的冰袋与盛液盒采用分离结构,在冰袋融化之后便于冰袋进行更换,驱动电机运行时将冷液体加压进第二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的内部,通过第一换热铜管、第二换热铜管对用户腋下、背部进行散热,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
本技术属于劳保服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
技术介绍
劳保服是指在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穿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分为高温工作服,防尘防油抗水工作服,防辐射服,防毒服,防静电服等,目前现有的劳保服不具有散热功能,在煤矿洞中由于温度高,闷热,导致工作人员在穿着劳保服时舒适性较差;针对目前的劳保服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劳保服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具有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与劳保服本体侧面的换热盒,所述换热盒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换热盒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所述换热盒通过多孔橡胶垫与劳保服本体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所述盛液盒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所述盛液盒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盛液盒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中部连接有第二换热铜管,所述第二换热铜管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换热金属板,所述换热金属板放置在劳保服本体的背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下方位于盛液盒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换热铜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金属板为片状构件,所述换热金属板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盒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隔热棉板,所述盛液盒、冰袋的上方位于密封盖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铜管放置在劳保服腋下,所述第一换热铜管为U型空心管状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加压桨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盛液盒的下方位于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驱动电机通过电缆保持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劳保服中的冰袋与盛液盒采用分离结构,在冰袋融化之后便于冰袋进行更换,驱动电机运行时将冷液体加压进第二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的内部,通过第一换热铜管、第二换热铜管对用户腋下、背部进行散热,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隔热棉板对换热盒外界的热量进行隔离,提升冰袋的使用时长,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劳保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沿图2的A-A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降温结构示意图;图中:1、劳保服本体;2、换热盒;3、密封盖;4、第一导液管;5、第二导液管;6、多孔橡胶垫;7、垫片;8、盛液盒;9、冰袋;10、隔热棉板;11、电池;12、驱动电机;13、第一换热铜管;14、第二换热铜管;15、换热金属板;1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1与劳保服本体1侧面的换热盒2,换热盒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3,换热盒2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6,换热盒2通过多孔橡胶垫6与劳保服本体1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换热盒2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8,盛液盒8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盛液盒8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盛液盒8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导液管4,第一导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8的两端相连通,第一导液管4的中部连接有第二换热铜管14,第二换热铜管14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换热金属板15,换热金属板15放置在劳保服本体1的背部,本实施方案中,换热金属板15用于对工作人员背部进行换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具体的,第一导液管4的下方位于盛液盒8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导液管5,第二导液管5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8的两端相连通,第二导液管5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换热铜管13,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铜管13用于对工作人员的腋下进行换热降温。具体的,换热金属板15为片状构件,换热金属板15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6,本实施例中通孔16便于工作人员背部通气,便于工作人员背部的汗液挥发。具体的,换热盒2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隔热棉板10,盛液盒8、冰袋9的上方位于密封盖3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垫片7,本实施例中垫片7对盛液盒8、冰袋9进行固定。具体的,第一换热铜管13放置在劳保服腋下,第一换热铜管13为U型空心管状构件,本实施例中U型空心管状结构便于与工作人员换热同时便于液体循环流通。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加压桨叶,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2运行过程中带动加压桨叶转动,进而使得液体完成循环流动。具体的,盛液盒8的下方位于换热盒2的内部放置有电池11,电池11与驱动电机12通过电缆保持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性连接便于各个设备良好的工作。本实施例中电池11、驱动电机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电池11采用型号为604040的可充电电池;驱动电机12采用型号为SST43D2120的马达电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中该劳保服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冰袋9放置在换热盒2的内部,盛液盒8采用金属制作,冰袋9的侧表面与盛液盒8的侧表面接触进行换热,驱动电机12通电运行过程中将盛液盒8内部的换热液体加压进第一导液管4、第二导液管5的内部,换热液体通过第一导液管4、第二导液管5分别到达第二换热铜管14、第一换热铜管13处,换热金属板15与第二换热铜管14内部温度较低的冷液体进行热量交换,对工作人员的背部进行散热,第一换热铜管13放置在用户腋下,第一换热铜管13对用于腋下进行换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1)与劳保服本体(1)侧面的换热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盒(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换热盒(2)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6),所述换热盒(2)通过多孔橡胶垫(6)与劳保服本体(1)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2)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8),所述盛液盒(8)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所述盛液盒(8)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盛液盒(8)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导液管(4),所述第一导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8)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液管(4)的中部连接有第二换热铜管(14),所述第二换热铜管(14)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换热金属板(15),所述换热金属板(15)放置在劳保服本体(1)的背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1)与劳保服本体(1)侧面的换热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盒(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换热盒(2)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6),所述换热盒(2)通过多孔橡胶垫(6)与劳保服本体(1)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2)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8),所述盛液盒(8)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所述盛液盒(8)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盛液盒(8)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导液管(4),所述第一导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8)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液管(4)的中部连接有第二换热铜管(14),所述第二换热铜管(14)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换热金属板(15),所述换热金属板(15)放置在劳保服本体(1)的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4)的下方位于盛液盒(8)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导液管(5),所述第二导液管(5)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8)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液管(5)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换热铜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晓燕张金有张雪池素芳
申请(专利权)人:晶至科技制衣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