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层、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两侧内壁密封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依次连接的防油烟层、防雾霾层、活性炭层,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固定有软性的边盒,所述边盒内转动连接有软性杆,所述软性杆的一端贯穿边盒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防护层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软性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夹层内分别设置防油烟层、防雾霾层、活性炭层,使佩戴者可根据身处环境进行切换,无需携带多种类别的口罩就能起到良好的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口罩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制作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在油烟环境中佩戴的防油烟口罩、在雾霾天气佩戴的防雾霾口罩、在异味环境中佩戴的除异味口罩等等,而上述例举的是大众经常碰到的使用环境,但由于口罩的制作材料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这就导致在不同使用环境就需要佩戴不同类型的口罩才能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携带多种口罩又不太现实,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切换中间防护层的防护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护口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层、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两侧内壁密封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依次连接的防油烟层、防雾霾层、活性炭层,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固定有软性的边盒,所述边盒内转动连接有软性杆,所述软性杆的一端贯穿边盒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防护层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软性杆固定连接;所述口罩本体的正面装设有阀门,所述内层、外层、防油烟层、防雾霾层和活性炭层均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呼吸口。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背面固定有呈回字形的贴合条,所述口罩本体的背面且在贴合条之间固定有内撑条。优选的,所述贴合条上端中部嵌设有鼻翼垫,所述鼻翼垫远离口罩本体的一侧固定有吸水条。优选的,两个所述边盒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耳挂。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均为T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护口罩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夹层内分别设置防油烟层、防雾霾层、活性炭层,使佩戴者可根据身处环境进行切换,无需携带多种类别的口罩就能起到良好的防护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护口罩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护口罩口罩本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护口罩防护层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护口罩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罩本体、11内层、12外层、13防护层、131防油烟层、132防雾霾层、133活性炭层、14限位条、15限位块、16呼吸口、2边盒、3贴合条、4鼻翼垫、5吸水条、6软性杆、7旋钮、8耳挂、9内撑条、1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11、外层12,内层11与外层12之间形成夹层,夹层两侧内壁密封固定有限位条14,限位条14内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两个限位块15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防护层13,防护层13由依次连接的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活性炭层133,口罩本体1的两侧固定有软性的边盒2,边盒2内转动连接有软性杆6,软性杆6的一端贯穿边盒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7,防护层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软性杆6固定连接;口罩本体1的正面装设有阀门10,内层11、外层12、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和活性炭层133均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呼吸口1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组件均为软性或弹性材料制成;防护层13中的防油烟层131与防雾霾层132为现有技术;此阀门10具有单向性,在吸气时,空气需经过上述外层12、防护层13和内层11才能进入呼吸道,但在呼气时,阀门中的瓣膜就会打开,减少呼气时的阻力,且避免热气留在保护腔内,在切换防护层13的类别时,内层11、外层12和防护层13中的呼吸口16位置对应以便于呼气通过阀门10单向排出。口罩本体1的背面固定有呈回字形的贴合条3,口罩本体1的背面且在贴合条3之间固定有内撑条9,贴合脸部并形成一个呼吸空间,内撑条9具有透气性,与呼吸口16位置部分重合,但不影响正常使用。贴合条3上端中部嵌设有鼻翼垫4,鼻翼垫4远离口罩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吸水条5,吸收在佩戴过程中产生的水汽,提高其佩戴舒适性。两个边盒2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耳挂8,耳挂8呈蝴蝶结形,使耳挂8更为牢靠挂置在耳朵上。限位槽与限位块15均为T型,将限位块15限制在限位槽内,有利于防护层13切换。在使用本技术时,将内撑条9弯折撑起口罩本体1,分别将两个耳挂8挂置在耳朵上,并使贴合条3耳贴合脸部,按压鼻翼垫4使其适应鼻翼形状,在使用过程中,口罩本体1与脸部口鼻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保护腔,提高保护性能;边盒2的设置增强了口罩本体1侧面的防撕裂性能。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在夹层内呈现不同的防护层1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将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活性炭层133设置成不同颜色,活性炭本身为黑色,就不用多作处理,另外的防油烟层131与防雾霾层132可分别设置成红色或黄色,由于口罩本体1的透光性,便于佩戴者实时了解所使用的防护层13类别,通过旋转旋钮7,旋钮7带动软性杆6不断缠绕防护层13并切换防护层13时,限位块15在限位槽内移动,直至所需要的、对应类别的防护层13全部处于夹层处;本技术在夹层内分别设置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活性炭层133,使佩戴者可根据身处环境进行切换,无需携带多种类别的口罩就能起到良好的防护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11)、外层(12),所述内层(11)与外层(12)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两侧内壁密封固定有限位条(14),所述限位条(14)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两个所述限位块(15)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防护层(13),所述防护层(13)由依次连接的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活性炭层(133),所述口罩本体(1)的两侧固定有软性的边盒(2),所述边盒(2)内转动连接有软性杆(6),所述软性杆(6)的一端贯穿边盒(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防护层(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软性杆(6)固定连接;所述口罩本体(1)的正面装设有阀门(10),所述内层(11)、外层(12)、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和活性炭层(133)均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呼吸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11)、外层(12),所述内层(11)与外层(12)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两侧内壁密封固定有限位条(14),所述限位条(14)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两个所述限位块(15)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防护层(13),所述防护层(13)由依次连接的防油烟层(131)、防雾霾层(132)、活性炭层(133),所述口罩本体(1)的两侧固定有软性的边盒(2),所述边盒(2)内转动连接有软性杆(6),所述软性杆(6)的一端贯穿边盒(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防护层(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软性杆(6)固定连接;所述口罩本体(1)的正面装设有阀门(10),所述内层(11)、外层(12)、防油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凯王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无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