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2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鼻梁夹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鼻梁夹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胶垫和第二胶垫,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压条远离鼻梁夹本体的一端,弹性固定带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压条远离鼻梁夹本体的一端,该鼻梁夹设置在口罩顶端的外部,不影响口罩本身的防护性,且不受口罩佩戴影响,取戴方便,固定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
技术介绍
佩戴口罩时,当外界天气比较寒冷时,由于一次性口罩上端与面部皮肤的贴合不够紧,造成佩戴一次性口罩时容易在眼镜上起雾,影响视线,影响做事效率。现有专利提供了一种鼻梁垫,该鼻梁垫一端粘贴在口罩的上端的内表面,另一端为与人体鼻面部弧度相配合的形状,通过该鼻梁垫可以阻挡人体鼻或嘴呼出的热气进入眼镜内,但是该鼻梁垫需要设置在口罩内部,口罩上端被垫高撑开,会造成口罩左右两侧与面部间距增大,影响防护效果,且由于鼻梁垫是固定在口罩上的,当口罩耳带较松时,鼻梁垫与鼻面部容易出现间距,使鼻梁垫的隔挡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该鼻梁夹设置在口罩顶端的外部,不影响口罩本身的防护性,且不受口罩佩戴影响,取戴方便,固定效果更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包括:鼻梁夹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鼻梁夹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压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鼻梁夹本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鼻梁夹本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所述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离板(4)和第二隔离板(5),所述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胶垫(6)和第二胶垫(7),所述第一压条(2)和所述第二压条(3)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8),所述弹性固定带(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条(2)远离所述鼻梁夹本体(1)的一端,所述弹性固定带(8)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条(3)远离所述鼻梁夹本体(1)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防雾鼻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鼻梁夹本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鼻梁夹本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所述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离板(4)和第二隔离板(5),所述第一压条(2)和第二压条(3)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胶垫(6)和第二胶垫(7),所述第一压条(2)和所述第二压条(3)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8),所述弹性固定带(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条(2)远离所述鼻梁夹本体(1)的一端,所述弹性固定带(8)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条(3)远离所述鼻梁夹本体(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防雾鼻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夹本体(1)为横截面为“U”字型的通槽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底端的底壁(13),所述第一压条(2)和所述第二压条(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瑶刘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