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05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蔓荆子提取物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然后依次进行二氯甲烷萃取、乙酸乙酯萃取后作为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使用。也可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分离以乙酸乙酯、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除去溶剂作为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精制产物使用。该提取物及活性成分对抑郁症症状具有缓解作用,经口给药未见明显不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蔓荆子是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荆Vitextr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直径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蔓荆子入药有清炒、酒蒸等炮制方法。其药性苦寒,但具有清扬上行的特点,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善治正头痛、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等。蔓荆子的中成药包括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的芎菊上清丸;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用于肝风夹瘀证偏头痛的天菊脑安胶囊。除镇痛作用外,现在研究显示还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CN201410525623.0、CN201610118792.1、CN201610719573.9等专利则利用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及止痛功效将其加入到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中。为方便中药配制,目前已制备出蔓荆子配方颗粒,即按照传统炮制方法加工后采用水提取工艺提取与传统功效相关的成分,以保持蔓荆子入药时的传统药效。而水提取工艺则导致其他脂溶性成分的损失,和相应活性的丧失。对蔓荆子不同提取部位其他药理作用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抑郁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消退、认知功能减退等。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药物需要能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氨氧化酶抑制剂、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等,种类繁多,但仍以5-HT再摄取抑制剂为主。西药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在于兴奋中枢。而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则采用了多种途径,通常使用疏肝、理气、活血类药材,如柴胡、石菖蒲、罗布麻等,通过疏肝解郁、理气散郁等方法缓解抑郁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1)提供一种蔓荆子提取物,以克服水提取成分损失导致的部分活性损失。(2)提供一种蔓荆子提取物的活性和应用,具体来说是抗抑郁活性和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蔓荆子配方颗粒制备方法不同、作用不同的蔓荆子提取物。该种提取物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去除不溶于乙醇的杂质,后经二氯甲烷萃取去除二氯甲烷可溶性成分,然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保留余相中的乙酸乙酯可溶性成分。制备工艺如下:干燥蔓荆子粉碎过30目~100目筛,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4~12小时,回流法提取,过滤除去沉淀物,保留乙醇提取液备用;取乙醇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保留乙醇提取物浸膏备用;取乙醇提取物浸膏加水分散,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离二氯甲烷相,保留余相作为二氯甲烷萃取产物备用;取二氯甲烷萃取产物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相回收乙酸乙酯作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本提取物为蔓荆子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为提高抗抑郁作用可进行进一步的精制。精制步骤如下:取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蒸干,粉碎过100~200目筛得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粉末,加入甲醇溶解上硅胶柱,依次采用体积比为50:1、30:1、10:1、2:1的乙酸乙酯/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所得洗脱液,蒸发去除溶剂即得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精制产物。在上述制备工艺中,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中蔓荆子粉碎后优选为过60目~80目筛,以80目筛为佳;加入的乙醇水溶液优选为体积分数为60%~90%的乙醇水溶液,以85%为佳;回流提取中加入乙醇按照料液比计算优选为1:(7~12),以1:8为佳,其中料液比是药材或药渣、滤渣的重量与乙醇体积的比值;回流提取温度优选为70℃~80℃,以80℃为佳;每次回流提取时间优选为2~4小时,以4小时为佳;回流提取次数优选为2~4次,以4次为佳,合并滤液作为乙醇提取液。二氯甲烷萃取步骤中,乙醇提取物浸膏采用水进行分散,每1g乙醇提取物浸膏加入1ml~10ml水,以每1g乙醇提取物浸膏加入8ml水为佳;二氯甲烷的体积优选为水体积的1~2倍,进一步优选为2倍;二氯甲烷萃取次数优选为2~4次,以3次为佳;乙酸乙酯萃取步骤中,乙酸乙酯体积优选为二氯甲烷萃取产物体积的1~2倍,进一步优选为2倍;乙酸乙酯萃取次数优选为2~4次,以3次为佳。本研究对蔓荆子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抑郁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蔓荆子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其乙酸乙酯/甲醇洗脱相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几种蔓荆子提取物的制备例及活性研究例。实施例1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制备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蔓荆子粗提物的一种制备工艺:1.取干燥蔓荆子粉碎过80目筛;另取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的比例向蔓荆子粉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4小时后,80℃下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收集首次回流提取液。2.取第1步过滤所得滤渣按照料液比1:8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80℃下再次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收集第2次回流提取液;3.取第2步过滤所得滤渣按照料液比1:8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80℃下再次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收集第3次回流提取液。4.取第3步所得滤渣按照料液比1:8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80℃下再次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收集第4次回流提取液。5.合并第1~4步所得回流提取液作为乙醇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制备乙醇提取物浸膏。6.按照8ml水/g浸膏的比例将步骤5所得浸膏加水分散,向分散液中加入水体积2倍体积的二氯甲烷,混匀后静置24小时萃取,去除二氯甲烷相。7.将步骤6所得余相再次加入水体积2倍体积的二氯甲烷,混匀后静置24小时萃取,去除二氯甲烷相。如此再次萃取1次去除二氯甲烷相。8.向步骤7所得余相中加入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混匀后静置24小时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相;余相再次加入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混匀后静置24小时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相。如此再次萃取1次,保留乙酸乙酯相。9.将步骤8所得乙酸乙酯相合并,回收乙酸乙酯得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即蔓荆子粗提物。实施例2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制备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蔓荆子粗提物的另一种制备工艺:1.取干燥蔓荆子粉碎过30目筛;另取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10的比例向蔓荆子粉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8小时后,70℃下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收集首次回流提取液。2.取第1步过滤所得滤渣按照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水溶液70℃下再次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收集第2次回流提取液;3.取第2步过滤所得滤渣按照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70℃下再次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收集第3次回流提取液。4.合并第1~3步所得提取液作为乙醇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制备乙醇提取物浸膏。5.按照10ml水/g浸膏的比例将步骤4所得浸膏加水分散,向分散液中加入水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蔓荆子提取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nS1:取干燥蔓荆子粉碎过30目~100目筛,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4~12小时,采用回流法提取,过滤除去沉淀物得乙醇提取液;/nS2:取S1的乙醇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得乙醇提取物浸膏;/nS3:取S2的乙醇提取物浸膏加水分散,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离二氯甲烷相,余相作为二氯甲烷萃取产物;/nS4:取S3的二氯甲烷萃取产物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相,除去乙酸乙酯得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蔓荆子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蔓荆子提取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S1:取干燥蔓荆子粉碎过30目~100目筛,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4~12小时,采用回流法提取,过滤除去沉淀物得乙醇提取液;
S2:取S1的乙醇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得乙醇提取物浸膏;
S3:取S2的乙醇提取物浸膏加水分散,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离二氯甲烷相,余相作为二氯甲烷萃取产物;
S4:取S3的二氯甲烷萃取产物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相,除去乙酸乙酯得蔓荆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用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60%~90%,加入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7~12),回流提取温度为70℃~80℃,回流提取时间为每次2~4小时,回流提取次数为2~4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乙醇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保秋宗剑飞孟庆廷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