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婴童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4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婴童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活性成分包括:类神经酰胺Ⅱ、植物甾醇、硬脂酸、红没药醇、二氢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D、1,2‑戊二醇、4‑叔丁基环已醇、姜根提取物、天然燕麦来源的β‑葡聚糖和洋甘菊提取物。由该组合物制得的护肤品以及该组合物可及时舒缓、解决外界刺激导致的红、肿、痒、痛,提高产品的体验感与舒适度,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用组合物制得的护肤品(例如婴童护肤品),对皮肤温和无刺激,同时可以快速修复皮肤屏障,可有效缓解肌肤湿疹,使用方便,见效快,无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婴童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婴童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婴儿湿疹(infantileeczema),中医称之为“奶癣”或“胎敛疮”,是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皮损为由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叠交替,伴剧烈瘙痒,严重时有灼烧与刺痛感,病因常难以确定。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因为病因不明、用药范围受限、饮食和环境难以控制等因素,较之成人所患湿疹,小儿湿疹更易致迁延不愈,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更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目前对湿疹的治疗,西医以对因治疗为原则,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等,结合病灶部分外部涂抹艾洛松、地奈德、派瑞松等激素类软膏,虽然起效较快、用药较方便,但连续使用可能会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开发一种使用方便、见效快、无不良反应的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或护肤品迫在眉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上述百分比均为各组分分别相对于组合物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神经酰胺Ⅱ的用量为0.08%~0.9%;
和/或,所述植物甾醇的用量为1.0%-1.8%;
和/或,所述硬脂酸的用量为1.0%-1.6%;
和/或,所述红没药醇的用量为0.33%-0.37%;
和/或,所述二氢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D的用量为0.06%~0.08%;
和/或,所述1,2-戊二醇的用量为1%-2%;
和/或,所述4-叔丁基环已醇的用量为0.1%-3%;
和/或,所述姜根提取物的用量为0.0018%;
和/或,所述天然燕麦来源的β-葡聚糖的用量为0.2%;
和/或,所述洋甘菊提取物的用量为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甾醇的用量为1.6%;
和/或,所述硬脂酸的用量为1.5%;
和/或,所述红没药醇的用量为0.35~0.36%;
和/或,所述二氢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D的用量为0.07%;
和/或,所述洋甘菊提取物的用量为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神经酰胺Ⅱ、所述植物甾醇、所述硬脂酸和用量为0.15%-0.2%的红没药醇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上限为4%;
和/或,所述1,2-戊二醇和所述4-叔丁基环已醇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肌肤湿疹的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100来替代所述类神经酰胺Ⅱ、所述植物甾醇、所述硬脂酸和用量为0.15%-0.2%的红没药醇;
和/或,采用来替代所述二氢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D;
和/或,采用1609来替代所述1,2-戊二醇和所述4-叔丁基环已醇;
和/或,采用100来替代用量为0.1485~0.198%的红没药醇和所述姜根提取物;
和/或,采用来替代所述β-葡聚糖;
和/或,采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焦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