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45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包括底板、手柄、凸模、转动连接部以及凹模,通过转动连接部的衔接,所述手柄可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所述凸模固定安装于手柄上;所述凹模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上述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凹模,所述凸模可拆卸地固定于手柄;所述凹模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凸模可拆卸地安装于手柄上;凹模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上述凸模和凹模进行灵活更换,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指一种可快速压皮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压皮器。
技术介绍
饺子皮和清明果外皮的形状类似,均为圆形。目前上述外皮的制作,大多还是通过擀面杖手工擀出外皮,由于操作者自身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不同,很容易导致外皮的形状出现不规则或者厚薄不均的问题,它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另外,人工制作外皮的速度也较慢。专利CN210226718U公开了一种压皮器模具,它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模,所述凹模成半圆球形,在所述底板且位置靠近凹模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操作手柄、在所述操作手柄上且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球体凸模;所述球体凸模可嵌合在所述凹模内。上述结构虽然可以解决手工方式存在的外皮制作速度慢以及外皮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这种结构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专利CN210226718U中的凸模为球体凸模,而球体凸模和操作手柄之间的接触又是点和面的接触方式,因此该球体凸模跟操作手柄的连接并不牢靠和稳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球体凸模从操作手柄掉落的问题。针对全手工方式和专利CN210226718U中涉及的两个问题,申请人本人在中国专利202020858094.7(暂未公开)设计了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底板90、手柄91、凸模92以半球面形凹模93,所述半球面形凹模开设于底板上,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上,所述凸模固定安装于手柄上,并且上述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半球面形凹模,以压皮器的合拢状态为准,所述凸模包括下部的半球形凸模和上部的安装座,半球形凸模和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且半球形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半球面形凹模;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形成一个安装平面;所述手柄的下表面形成一个手柄平面,所述安装平面贴合于手柄平面,并且安装座和手柄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虽然有效克服了全手工方式和专利CN210226718U存在的缺陷,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专利202020858094.7中,虽然凸模可以拆卸,但是由于半球形凹模是直接在底板上挖孔的方式形成的,因此半球形凹模无法进行拆卸(凸模和半球形凹模必须配套使用),这种结构只能应用于清明果外皮的制作,而且尺寸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稳定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压皮器。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包括底板、手柄、凸模、转动连接部以及凹模,通过转动连接部的衔接,所述手柄可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所述凸模固定安装于手柄上;所述凹模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上述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凹模,所述凸模可拆卸地固定于手柄;所述凹模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板。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模包括半球面形的凸模本体以及圆形的装配板,所述凸模本体的最大直径端固定安装于装配板。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凸模和手柄之间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板的中部和手柄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或者螺栓同时螺旋并穿设于上述两螺纹孔。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模包括半球面形的凹模本体以及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安装座,所述凹模本体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并且凹模本体向上敞口。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安装座本体以及环绕于安装座本体下端的凸耳,所述凹模本体固定于安装座本体的上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装配通孔,所述安装座本体自下而上穿过装配通孔,所述凸耳的直径大于装配通孔的直径,所述凸耳和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通孔周缘的底板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耳安装于上述凹槽内。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底板的正面设有圆环形的卡接凸起,该卡接凸起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安装座的内径,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套设于卡接凸起;并且安装座和卡接凸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左连接柱、右连接柱和连接轴,所述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相互间隔地相对设置,并且左、右连接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左、右连接柱的上端均为自由端;所述左、右连接柱的相对位置上分别开设有轴孔;所述手柄的后端安装于左、右连接柱之间,手柄的后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同时穿设于上述两轴孔和手柄后端的通孔。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还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上端螺旋于手柄的下表面,限位螺栓的下端可抵靠于底板的正面;并且所述凹模位于限位螺栓和转动连接部之间。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手柄、凸模、转动连接部以凹模均为不锈钢材质或者均为塑料材质。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凸模可拆卸地安装于手柄上;凹模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上述凸模和凹模进行灵活更换,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改进前的压皮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2和图3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包括底板1、手柄2、凸模3、转动连接部4以凹模5,上述底板1、手柄2、凸模3、转动连接部4以及凹模5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继续参照图2和图3,底板1为长方形的薄板,它的厚度通常只有5-8mm。所述凹模5包括半球面形的凹模本体51以及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安装座52,所述凹模本体51固定安装于安装座52的上端,并且凹模本体51向上敞口。同时参照图4,所述安装座52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安装座本体53以及环绕于安装座本体53下端的凸耳54,所述凹模本体51固定于安装座本体53的上端;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装配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安装座本体53自下而上穿过装配通孔,所述凸耳54的直径大于装配通孔的直径,所述凸耳54和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组件5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底板1的平稳摆放,所述装配通孔周缘的底板1背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凸耳54安装于上述凹槽10内。继续参照图2,所述手柄2包括长方形的装配部21和圆形的手握部22,手握部22的一端跟装配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握部22跟装配部21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角。所述转动连接部4包括左连接柱41、右连接柱42和连接轴43,所述左连接柱41和右连接柱42相互间隔地相对设置,并且左、右连接柱41、42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左、右连接柱41、42的上端均为自由端;所述左、右连接柱41、42的相对位置上分别开设有轴孔(图中未标出);所述手柄2的后端安装于左、右连接柱41、42之间,手柄2的后端开设有通孔(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画出),所述连接轴43同时穿设于上述两轴孔和手柄2后端的通孔。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包括底板、手柄、凸模、转动连接部以及凹模,通过转动连接部的衔接,所述手柄可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所述凸模固定安装于手柄上;所述凹模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上述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凹模,其特在于:所述凸模可拆卸地固定于手柄;所述凹模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压皮器,包括底板、手柄、凸模、转动连接部以及凹模,通过转动连接部的衔接,所述手柄可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所述凸模固定安装于手柄上;所述凹模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上述凸模可嵌合于所述凹模,其特在于:所述凸模可拆卸地固定于手柄;所述凹模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包括半球面形的凸模本体以及圆形的装配板,所述凸模本体的最大直径端固定安装于装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皮器,其特征在于:凸模和手柄之间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板的中部和手柄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或者螺栓同时螺旋并穿设于上述两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包括半球面形的凹模本体以及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安装座,所述凹模本体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并且凹模本体向上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安装座本体以及环绕于安装座本体下端的凸耳,所述凹模本体固定于安装座本体的上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装配通孔,所述安装座本体自下而上穿过装配通孔,所述凸耳的直径大于装配通孔的直径,所述凸耳和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