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骨关节创伤或出现疾病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骨折与疾病的一号很好的恢复调节,骨头与关节处的固定尤为的重要。而目前大部分的骨关节的固定机构一般采用钢板或者石膏来进行固定,而一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它的骨关节的粗细以及长度都有所不同,而固定的角度无法调节,同时石膏固定的话容易造成神经麻痹,也可能会造成感染,且通风效果差回复时间差。现有市场上也有一些用于恢复的助力支架,功能都较为单一,虽然解决了通风效果,患者也能够活动,但是不能够很好的用于临床治疗;例如:专利号为CN201911029278.0的一种骨关节护理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均设置有两个,且两组固定板一之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脚板,所述固定板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板一的右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二的左端,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前端共同连接有箱体一,所述箱体一 ...
【技术保护点】
1.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上固定板(2)以及两个下固定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板(2)与下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限位机构(3),两个上固定板(2)之间以及两个下固定板(4)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环机构(5),上固定板(2)右端后部截面为圆形结构,上固定板(2)右端前部为半环形结构,下固定板(4)左端位于上固定板(2)右端半环形内,上固定板(2)右端上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圈卡槽(201);上固定板(2)以及下固定板(4)上各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孔(202),上固定板(2)与下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防护垫(6),防护垫(6)两端分别设置有绑带(1)。/n
【技术特征摘要】
1.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上固定板(2)以及两个下固定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板(2)与下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限位机构(3),两个上固定板(2)之间以及两个下固定板(4)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环机构(5),上固定板(2)右端后部截面为圆形结构,上固定板(2)右端前部为半环形结构,下固定板(4)左端位于上固定板(2)右端半环形内,上固定板(2)右端上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圈卡槽(201);上固定板(2)以及下固定板(4)上各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孔(202),上固定板(2)与下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防护垫(6),防护垫(6)两端分别设置有绑带(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限位机构(3)包括有内转盘(302)、外转盘(301)、转动杆(303)、限位机构(7),转动杆(303)将上固定板(2)、下固定杆、内转盘(302)、外转盘(301)依次贯穿转动连接,外转盘(301)为阶梯圆柱形结构,内转盘(302)为环状结构,内转盘(302)套装在外转盘(301)内侧外表面,内转盘(302)与外转盘(301)上开设有限位槽,内转盘(302)与外转盘(301)上开设的限位槽内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7),内转盘(302)上的限位机构(7)对应上固定板(2)上开设的内圈卡槽(201),外转盘(301)上的限位机构(7)对应上固定板(2)上开设的外圈卡槽(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7)包括有限位杆(702)、限位弹簧(703)、卡销(701)、限位按钮(705),限位杆(702)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703),限位弹簧(70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限位杆(702)上端开设有楔形槽(704),卡销(701)一端面为楔形结构,卡销(701)楔形结构一端与楔形槽(704)相互契合,卡销(701)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按钮(705),限位按钮(705)贯穿内转盘(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