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45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包括弹性矫正垫和纤维增强圈,弹性矫正垫的形状为人体膝关节半月板;纤维增强圈设置于弹性矫正垫的边缘;弹性矫正垫和纤维增强圈分别为弹性垫和弹性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手术创伤小,并可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使患者保留自身关节,并获得接近正常健康人的关节功能,避免了关节外截骨术和膝关节置换术的假体松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具有简便易用,快速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膝关节炎引起的内外翻畸形,具有纠正力线和减缓关节炎进展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
技术介绍
目前,膝关节骨关节炎易引起软骨丢失而导致轻度内翻或外翻畸形,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关节外截骨术或者膝关节置换术两种。关节外截骨术通常是在胫骨近端进行内翻或外翻截骨,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技术进行固定。关节置换术是将关节炎表面磨损的软骨和软骨下骨去除后,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替换关节表面。其中,关节外截骨术和膝关节置换术的成本费用较高,患者和医保支出负担大。,此外,关节置换术后可能有关节松动、感染、磨损等并发症出现,有可能需要行翻修术;截骨术后关节炎可能继续进展,转换成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因手术次数增多而增高。最重要的是,现有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方法,无论是关节外截骨术,还是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术后康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用以解决现有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方法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术后康复时间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包括弹性矫正垫和纤维增强圈,所述弹性矫正垫的形状为人体膝关节半月板,包括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所述弹性矫正垫的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的形状分别与患者内侧或外侧膝关节胫骨平台、股骨关节面的表面相匹配;所述纤维增强圈设置于所述弹性矫正垫的边缘,所述纤维增强圈的厚度根据患者需要纠正关节内翻度数确定;所述弹性矫正垫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垫,所述纤维增强圈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圈。优选地,所述纤维增强圈包括外侧部、内侧部、后侧部和前侧部,所述外侧部、所述后侧部和所述内侧部和所述前侧部首尾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所述外侧部、所述后侧部和所述内侧部和所述前侧部的厚度根据患者需要纠正关节内翻度数确定。优选地,所述纤维增强圈内埋设有纤维增强筋。优选地,所述纤维增强筋为尼龙筋或聚乙烯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将弹性矫正垫设置于膝关节的软骨处,且使弹性矫正垫的胫骨平台面朝向胫骨平台、股骨关节面朝向股骨关节;纤维增强圈能提高弹性假体在水平轴向及环形方向上的抗断裂强度。由于该弹性假体弹性矫正垫和纤维增强圈分别为弹性垫和弹性圈,可纠正膝关节力线并缓冲关节压力,具有耐摩损、生物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可进行患者特异性设计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手术创伤小,并可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使患者保留自身关节,并获得接近正常健康人的关节功能,避免了关节外截骨术和膝关节置换术的假体松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缺点,具有简便易用,快速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膝关节炎引起的内外翻畸形,具有纠正力线和减缓关节炎进展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弹性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前”、“后”、“内”、“外”分别指的是,以人体右肢为例,膝关节前部为“前”、膝关节后部为“后”、右肢膝关节于附图中的右侧为“外”、右肢膝关节于附图中的左侧为“内”。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人体膝关节包括膝关节胫骨100、股骨200、腓骨300,股骨200的前端有髌骨201,腓骨300和括膝关节胫骨100分居于髌骨201下方的两侧。该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应用于髌骨201外侧的股骨200与膝关节胫骨100之间。结合图2,该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包括弹性矫正垫1和纤维增强圈2。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形状为人体膝关节半月板,包括用于与胫骨平台接触的膝关节胫骨平台面101和用于与股骨关节接触的股骨关节面102;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胫骨平台面101和股骨关节面102的形状分别与患者内侧或外侧膝关节胫骨平台、股骨关节的表面相匹配;所述纤维增强圈2设置于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内部和边缘,包括外侧部21、内侧部22、后侧部23和前侧部24,所述外侧部21、所述后侧部23和所述内侧部22和所述前侧部24首尾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假体的厚度取决于纤维增强圈2,具有不同规格。具体地,所述外侧部21、所述后侧部23和所述内侧部22和所述前侧部24的厚度根据患者需要纠正关节内翻度数确定或设计,其取决于纠正膝关节力线。所述弹性矫正垫1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垫,所述纤维增强圈2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圈。这里的聚合物指的是高分子化合物。具体地,聚合物材质可采用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为了防止假体断裂,增强假体抗牵张强度、疲劳强度,所述纤维增强圈2内埋设有纤维增强筋。具体地,所述纤维增强筋为尼龙筋或聚乙烯筋等结构加强筋。其中,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各关键点:1、纠正膝关节力线的作用由不同的假体厚度来进行调节;2、假体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减少植入后的关节磨损;3、弹性假体的缓冲作用可减缓关节炎的进展。实施例2实施例2提供一种膝关节弹性力线纠正假体的方法,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患者患侧及健侧的膝关节X线全长片,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缩写为CT)或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缩写为MRI)等容积检查数据,确认患者的适应证,测量患者需要纠正的内翻畸形角度;步骤S2:测量胫骨内侧或胫骨外侧平台的形态及大小,选择合适大小型号,根据需要纠正的内翻畸形角度选择合适厚度的假体,或进行患者特异性3D打印定制假体;步骤S3:对患者的待重建的膝关节进行手术,使需要置换的关节面显露出来;步骤S4:在内侧或外出见间室放入假体,使用不可吸收线将假体缝合于膝关节周围韧带上。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矫正垫(1)和纤维增强圈(2),/n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形状为人体膝关节半月板,包括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的形状分别与患者内侧或外侧膝关节胫骨平台、股骨关节面的表面相匹配;/n所述纤维增强圈(2)设置于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边缘,所述纤维增强圈(2)的厚度根据患者需要纠正关节内翻度数确定;/n所述弹性矫正垫(1)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垫,所述纤维增强圈(2)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弹性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矫正垫(1)和纤维增强圈(2),
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形状为人体膝关节半月板,包括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胫骨平台面和股骨关节面的形状分别与患者内侧或外侧膝关节胫骨平台、股骨关节面的表面相匹配;
所述纤维增强圈(2)设置于所述弹性矫正垫(1)的边缘,所述纤维增强圈(2)的厚度根据患者需要纠正关节内翻度数确定;
所述弹性矫正垫(1)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垫,所述纤维增强圈(2)为聚合物材质的弹性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假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新唐浩杨德金郭盛杰邵宏翊陈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