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赫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44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它包括配套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管,外套管和内针管皆为金属材质;内针管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部和管体部,其中,针头部为可弯曲形变的弹性材料,针头部末端呈圆头形状,针头部的侧面设有圆形注射孔,内针管穿插在外套管内,针头部的圆头和圆形注射孔略伸出于外套管,管体部末端连接座体,座体与螺纹段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配套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管一同插入侧隐窝内,拧动座体使内针管继续深入,露出的针头部形变弯曲,便于深入和疏通神经根管,减轻或解除神经根压迫,再将药物从内针管注射直到侧隐窝,直接对椎间盘突出部位和水肿的神经根处消炎消肿,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针,具体为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
技术介绍
侧隐窝位于侧椎管。其前面为椎体后缘,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与椎板和椎弓根连结处,外面为椎弓根的内面。内侧入口相当于上关节突前缘。侧隐窝为椎体孔两侧向外陷入部分,向外下方形成脊神经根通道,与椎间孔相续。侧隐窝是椎管最狭窄部分,为神经根的通道,其矢径越小,横径越大,表示侧隐窝越窄越深。侧隐窝狭窄卡压神经根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患者痛苦不堪。目前,侧隐窝神经根压迫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利用传统穿刺针拨动和改变神经根的位置使神经管免受压迫,药物治疗通常为口服,药物到达侧隐窝的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由于传统穿刺针为直杆状不方便拨动神经根,且穿刺针比较尖锐容易使神经根受损,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治疗风险加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将配套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管一同插入侧隐窝内,拧动座体使内针管继续深入,露出的针头部形变弯曲,便于深入和疏通神经根管,减轻或解除神经根压迫,再将药物从内针管注射直到侧隐窝,直接对椎间盘突出部位和水肿的神经根处消炎消肿,提高治疗效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配套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管,外套管和内针管皆为金属材质,外套管的末端设有螺纹段,外套管上且在位于接近螺纹段的一端设有柄部;内针管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部和管体部,其中,针头部为可弯曲形变的弹性材料,针头部的末端呈圆头形状,针头部的侧面且在位于接近圆头处设有圆形注射孔,内针管穿插在外套管内,针头部的圆头和圆形注射孔略伸出于外套管,管体部末端连接座体,座体内设有与螺纹段相匹配的内螺纹,座体与螺纹段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为了提高针头部的强度及形变能力,针头部的材质为弹簧钢,经淬火后回火加工而成高强度弹性件。为方便观察治疗针插入的深度,外套管的侧面延管身方向设有刻度。为了方便观察及掌握针头部伸出后完全方向的控制,座体的外侧且在位于朝向针头部自由弯曲状态时呈现的方向上设有方向控柄,方向控柄呈长方体形状。为了方便针头部拧进和拧出于外套管,所述柄部呈六角头形状,可借助扳手来完成操作,这样可以克服强大针头部的形变弹力难以拧动座体的缺陷。为了方便治疗针顺畅插入侧隐窝内,降低人体细胞组织的阻力及创伤,在外套管的末端且在位于接近针头部的一侧设有锥面。为了防止人体内液体外流,在内针管的内部穿插有针芯,所述针芯的末端连接圆柱形手柄。为了方便操作及拨动治疗针,在圆柱形手柄与针芯的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插块,座体远离内针管的一侧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将配套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管一同插入侧隐窝内,拧动座体使内针管继续深入,露出的针头部形变弯曲,再利用针头部材质(螺纹钢)高强度的特性,便于深入和疏通神经根管,减轻或解除神经根压迫,再将药物从内针管注射直到侧隐窝,直接对椎间盘突出部位和水肿的神经根处消炎消肿,使神经根处于免于压迫的位置,再将药物从内针管注射直达侧隐窝,提高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针头部的材质采用弹簧钢,经淬火后回火加工而成高强度弹性件,为了提高针头部的强度及形变能力。本专利技术中的部呈六角头形状,可借助扳手来完成操作,这样可以克服强大针头部的形变弹力难以拧动座体的缺陷,方便了针头部拧进和拧出于外套管。本专利技术中在圆柱形手柄与针芯的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插块,座体远离内针管的一侧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凹槽,为了方便操作及拨动治疗针。本专利技术在外套管的侧面延管身方向设有刻度,方便观察治疗针插入的深度。本专利技术针头部回缩状态时与外套管呈一直线,又可作为普通主治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针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内针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针芯抽出、针头部处于形变弯曲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圆柱形手柄;2、座体;3、螺纹段;4、柄部;5、刻度;6、外套管;7、圆形注射孔;8、内针管;9、方向控柄;10、插块;11、锥面;12、针芯;13、凹槽;81、管体部,82、针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配套使用的外套管6和内针管8,外套管6和内针管8皆为金属材质,外套管6的末端设有螺纹段3,外套管6上且在位于接近螺纹段3的一端设有柄部4;内针管8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部82和管体部81,其中,针头部82为可弯曲形变的弹性材料,针头部82的末端呈圆头形状,针头部82的侧面且在位于接近圆头处设有圆形注射孔7,内针管8穿插在外套管6内,针头部82的圆头和圆形注射孔7略伸出于外套管6,管体部81末端连接座体2,座体2内设有与螺纹段3相匹配的内螺纹,座体2与螺纹段3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针头部82的强度及形变能力,针头部82的材质为弹簧钢,经淬火后回火加工而成高强度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方便观察治疗针插入的深度,外套管6的侧面延管身方向设有刻度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观察及掌握针头部82伸出后完全方向的控制,座体2的外侧且在位于朝向针头部82自由弯曲状态时呈现的方向上设有方向控柄9,方向控柄9呈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座体2拧进和拧出于外套管6,所述柄部4呈六角头形状,可借助扳手来完成操作,这样可以克服强大针头部82的形变弹力难以拧动座体2的缺陷。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治疗针顺畅插入侧隐窝内,降低人体细胞组织的阻力及创伤,在外套管6的末端且在位于接近针头部82的一侧设有锥面1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防止人体内液体外流,在内针管8的内部穿插有针芯12,所述针芯12的末端连接圆柱形手柄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操作及拨动治疗针,在圆柱形手柄1与针芯12的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插块10,座体2远离内针管8的一侧设有与插块10相匹配的凹槽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套使用的外套管(6)和内针管(8),外套管(6)和内针管(8)皆为金属材质,外套管(6)的末端设有螺纹段(3),外套管(6)上且在位于接近螺纹段(3)的一端设有柄部(4);内针管(8)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部(82)和管体部(81),其中,针头部(82)为可弯曲形变的弹性材料,针头部(82)的末端呈圆头形状,针头部(82)的侧面且在位于接近圆头处设有圆形注射孔(7),内针管(8)穿插在外套管(6)内,针头部(82)的圆头和圆形注射孔(7)略伸出于外套管(6),管体部(81)末端连接座体(2),座体(2)内设有与螺纹段(3)相匹配的内螺纹,座体(2)与螺纹段(3)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套使用的外套管(6)和内针管(8),外套管(6)和内针管(8)皆为金属材质,外套管(6)的末端设有螺纹段(3),外套管(6)上且在位于接近螺纹段(3)的一端设有柄部(4);内针管(8)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部(82)和管体部(81),其中,针头部(82)为可弯曲形变的弹性材料,针头部(82)的末端呈圆头形状,针头部(82)的侧面且在位于接近圆头处设有圆形注射孔(7),内针管(8)穿插在外套管(6)内,针头部(82)的圆头和圆形注射孔(7)略伸出于外套管(6),管体部(81)末端连接座体(2),座体(2)内设有与螺纹段(3)相匹配的内螺纹,座体(2)与螺纹段(3)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其特征在于,针头部(82)的材质为弹簧钢,经淬火后回火加工而成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弯头侧隐窝神经根压迫治疗针,其特征在于,外套管(6)的侧面延管身方向设有刻度(5)。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赫荆兴泉彭飞武肖娟胡深范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黄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