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知雨专利>正文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42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涉及种植及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养殖效率低下以及土地固化严重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养殖槽、发酵过滤装置以及硝化种植槽,养殖槽包括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外部的支撑结构,硝化种植槽远离发酵过滤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养殖槽连通,硝化种植槽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硝化仓、隔板以及种植介质,硝化仓内部填充硝化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养殖与种植行业,通过过滤系统将养殖槽与种植槽内的动植物的生活水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植物的作用来净化水质从而间接的提高养殖槽的养殖密度,槽体与支撑结构的设计使鱼虾的养殖不依赖于水泥池,从而降低造价避免土地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种植及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水产养殖水质的处理是非常关键又棘手的问题,目前主要是的常规生产模式是大量换水,粗放式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海域,同时由于养殖模式落后养殖密度非常有限,既无法在小水体实现大产量的高效养殖。因此鱼菜共生系统便应运而生,利用过滤和硝化反应处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目前鱼菜共生的形式多样,大多数是以蔬菜生产为主,养殖品种主要是食用鱼或观赏鱼,且由于过滤系统不完善导致养殖密度不是很高,无法满足大量养殖的需求;鱼菜共生系统的成本也是衡量可行性的很重要的因素,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或者鱼菜共生是基于水泥池必须做基建防水建设成本高难度大,而且必须对土地进行硬化。目前由于土地保护政策限制,很多土地不能固化且审批严格,保护耕地也成为现如今鱼菜共生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常规的使用帆布鱼池也有应用于水产养殖方面,但是只是以此为养殖载体仍然需大量换水。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鱼菜共生系统来解决上述的养殖效率低下以及土地固化严重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1)、发酵过滤装置(2)以及硝化种植槽(3),所述养殖槽(1)包括槽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4)外部的支撑结构(5),所述养殖槽(1)、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与所述硝化种植槽(3)依次连通,所述硝化种植槽(3)远离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6)与所述养殖槽(1)连通,所述硝化种植槽(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硝化仓(7)、隔板(8)以及种植介质(9),所述硝化仓(7)内部填充硝化过滤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1)、发酵过滤装置(2)以及硝化种植槽(3),所述养殖槽(1)包括槽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4)外部的支撑结构(5),所述养殖槽(1)、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与所述硝化种植槽(3)依次连通,所述硝化种植槽(3)远离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6)与所述养殖槽(1)连通,所述硝化种植槽(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硝化仓(7)、隔板(8)以及种植介质(9),所述硝化仓(7)内部填充硝化过滤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养殖槽(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连通的回水池(10),所述养殖槽(1)的底部为倒锥形底,所述回水池(10)与所述养殖槽(1)底部的最低端通过第二管道(11)连通,所述回水池(10)通过第一水泵(12)与所述发酵过滤装置(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1)设置在靠近所述回水池(10)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管道(11)与所述养殖槽(1)底部连通的位置设置筛网结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种植槽(3)为多个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内设置竖直的与所述第二管道(11)连接的内管(13)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13)外部的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知雨
申请(专利权)人:陈知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