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彩萍专利>正文

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37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涉及云彬种苗及其相关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端电机和活动块,活动块的正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夹具,夹具包含有安装座、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板,气缸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活动块上,气缸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结有海绵垫,下端电机的上端面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呈环形阵列的焊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端电机、上端电机、滚珠丝杠、活动块、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板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移植云彬种苗的工作中不需人工扶住,进而节约了人力,不需通过人工调节云彬种苗的位置,进而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
本技术属于云彬种苗及其相关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云杉,别名茂县云杉、茂县杉等。为乔木,高达45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片或稍厚的块片脱落。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西南部、甘肃东部及白龙江流域等地,稍耐荫,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生长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带,云杉树干高大通直,节少,材质略轻柔,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鸣性能。可供建筑、飞机、乐器、舟车、家具、器具、箱盒、刨制胶合板与薄木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其中,在进行云彬种苗移植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种苗移植装置,但是,现有的云彬种苗移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使用者在使用现有的云彬种苗移植装置进行云彬种苗移植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将云彬种苗扶住,以便于使用者填埋云彬树苗根部,导致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第二,使用者在使用现有的云彬种苗移植装置进行云彬种苗移植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移动云彬种苗,导致加大了使用者的工作轻度,降低了使用者移植云彬种苗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通过设置下端电机、上端电机、滚珠丝杠、活动块、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在移植云彬种苗的工作时需要通过人工移动云彬种苗以及需要通过人工扶住云彬种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包括下端电机和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正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包含有安装座、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板,所述气缸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座,使得安装座稳定的连接在气缸上,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活动块上,使用者通过螺栓可将安装座稳定的安装在活动块上,所述气缸上连接有活塞杆,打开气缸后,可使得活塞杆移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夹板,使得弧形夹板稳定的连接在活塞杆上,进而使得活塞杆在移动时可带动弧形夹板移动,进而使得使用者可对弧形夹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弧形夹板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结有海绵垫,海绵垫具有弹性,进而通过海绵垫可防止夹具夹坏云彬种苗,所述下端电机的上端面连接有转动轴,打开下端电机后,可使得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上呈环形阵列的焊接有连接杆,使得连接杆稳定的连接在转动轴上,进而使得转动轴转动时可带动连接杆移动,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与安装块连接,使用者通过螺栓可将连接杆与安装块稳定的连接,通过连接杆可对安装块进行支撑,使得安装块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所述下端电机的输入端和气缸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端电机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电机的下端面焊接有下机座,使得下机座稳定的连接在下端电机上,所述下机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板上,使用者通过螺栓可将下机座稳定的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可向本技术提供电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杆,使得安装杆稳定的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安装杆上连接有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便于使用者操控下端电机、上端电机和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的上端面左右对称焊接有竖板,使得竖板稳定的连接在安装块上,所述竖板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竖板通过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通过滑槽,使得滑块在受到外力时,滑块可通过滑槽在竖板上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通过轴承与滚珠丝杠转动连接,通过轴承可减小滚珠丝杠与安装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利于滚珠丝杠的转动,所述滚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帽,所述滚珠丝杠的上端面连接有上端电机,打开上端电机后,可使得滚珠丝杠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竖板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使得连接板稳定的连接在竖板上,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上机座连接,使用者通过螺栓可将上机座稳定的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上机座焊接在上端电机上,使得上机座稳定的连接在上端电机上。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后端面中间位置上焊接有内螺纹帽,使得螺纹帽稳定的连接在活动块上,所述活动块的后端面左右对称焊接有滑块,使得滑块稳定的连接在活动块上,进而使得滑块在滑动时可带动活动块移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板结构,在活动块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夹具,夹具包含有气缸、活塞杆和弧形夹具,气缸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焊接有弧形夹板,使得使用者只需要打开气缸,就可使得夹具将云彬种苗夹住,进而使得使用者在填埋云彬种苗时,不需要使用者用手扶住云彬种苗,进而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节约了人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下端电机、上端电机、滚珠丝杠和活动块结构,活动块通过滑块与竖板滑动连接,活动块通过螺纹帽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上连接有上端电机,使得使用者只需要打开上端电机就可调节夹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下端电机上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螺栓与安装块稳定的连接,安装块上左右对称焊接有竖板,使得使用者只需要打开下端电机,就可使得夹具在水平面上转动,进而使得使用者移动云彬种苗的工作机械化,进而加快了使用者移动云彬种苗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具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活动块的后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板;2、轴承;3、下端电机;4、螺栓;5、转动轴;6、安装块;7、滑块;8、夹具;9、内螺纹帽;10、竖板;11、上端电机;12、连接板;13、滚珠丝杠;14、活动块;15、滑槽;16、连接杆;17、下机座;18、安装杆;19、蓄电池;20、上机座;21、安装座;22、气缸;23、活塞杆;24、弧形夹板;25、海绵垫;26、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包括下端电机3和活动块14,活动块14的正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夹具8,夹具8包含有安装座21、气缸22、活塞杆23和弧形夹板24,气缸22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通过螺栓4连接在活动块14上,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包括下端电机(3)和活动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4)的正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夹具(8),所述夹具(8)包含有安装座(21)、气缸(22)、活塞杆(23)和弧形夹板(24),所述气缸(22)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通过螺栓(4)连接在活动块(14)上,所述气缸(22)上连接有活塞杆(23),所述活塞杆(23)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夹板(24),所述弧形夹板(24)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结有海绵垫(25),所述下端电机(3)的上端面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上呈环形阵列的焊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通过螺栓(4)与安装块(6)连接,所述下端电机(3)的输入端和气缸(22)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与上端电机(11)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包括下端电机(3)和活动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4)的正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夹具(8),所述夹具(8)包含有安装座(21)、气缸(22)、活塞杆(23)和弧形夹板(24),所述气缸(22)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通过螺栓(4)连接在活动块(14)上,所述气缸(22)上连接有活塞杆(23),所述活塞杆(23)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夹板(24),所述弧形夹板(24)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结有海绵垫(25),所述下端电机(3)的上端面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上呈环形阵列的焊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通过螺栓(4)与安装块(6)连接,所述下端电机(3)的输入端和气缸(22)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与上端电机(11)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杉种苗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电机(3)的下端面焊接有下机座(17),所述下机座(17)通过螺栓(4)连接在支撑板(1)上,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彩萍雷红刘飞雄
申请(专利权)人:闫彩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