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传军专利>正文

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37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所述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包括:减震组件;运输筒,所述运输筒设置于所述减震组件上;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内表面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造林树苗用成组运输装置将成组的造林用杨树苗放置在运输筒中,通过卡接组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可将杨树苗的位置固定,防止杨树苗在运输过程中倾倒,与其他树苗或硬物碰触后顶芽掉落,且在运输过程中减震组件将震动产生的力缓冲掉,保证运输筒不会剧烈晃动,防止运输过程中运输筒晃动,导致杨树苗根部粘连的泥土脱落,卡板与树苗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软垫,防止卡板在对树苗限位过程中摩擦树皮,保证了树苗的成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造林,在林业用地上采用植苗、扦插或播种等方法营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确切地说,种植面积较大,而且以后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称为造林,面积小,不能形成森林或森林环境的,只能称为植树或栽树,而不称为造林,造林作业包括采种、育苗、栽植(或播种)及幼林抚育等,所形成的森林称人工林。在进行造林工作前,首先需要将造林用的树苗运输到造林地点,而现在在对树苗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造成树苗根部的泥土抖落,降低了树苗的成活率,且运输过程中树苗会四处倾斜,与车辆或其他物体接触后很容易将顶芽碰触掉,不利于树苗生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解决了运输过程中颠簸将根部泥土抖落,造成树苗生活率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包括:减震组件;运输筒,所述运输筒设置于所述减震组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n运输筒,所述运输筒设置于所述减震组件上;/n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内表面的底部;/n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外表面的左右两侧;/n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外表面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
运输筒,所述运输筒设置于所述减震组件上;
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内表面的底部;
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外表面的左右两侧;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运输筒的外表面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减震组件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减震块,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放置槽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林用树苗成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运输筒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林用树苗成组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传军赵振波王长俊韩双
申请(专利权)人:凌传军赵振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