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3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包括外筒体和支撑杆,支撑杆与外筒体铰接,外筒体侧壁上垂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贯穿外筒体并与外筒体活动连接,外筒体内部设置有弧形保护片,弧形保护片与外筒体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设于调节杆上,外筒体包括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第二筒体部与第一筒体部活动连接。该扶植架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扶植架存在的不方便根据果树的粗细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
本技术属于扶植架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
技术介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果肉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猕猴桃幼苗一般在移栽定植后需要进行支撑,既可防止猕猴桃果树生长过程中发生树干弯曲,提高果树的外形质量,又能够防止冬天被风吹歪。而现有的扶植架的结构单一,对果树进行固定后,不方便根据果树的粗细进行调节,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该扶植架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扶植架存在的不方便根据果树的粗细进行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包括外筒体和支撑杆,支撑杆与外筒体铰接,外筒体侧壁上垂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贯穿外筒体并与外筒体活动连接,外筒体内部设置有弧形保护片,弧形保护片与外筒体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设于调节杆上,外筒体包括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第二筒体部与第一筒体部活动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杆与外筒体之间通过转轴或者折页等连接件活动连接,支撑杆可相对于外筒体调整插入角度;调节杆用于控制弧形保护片的位移,当猕猴桃树干较细时,可增加外筒体内部调节杆的长度,进而减小弧形保护片的位移,当风吹动树干时,树干带动弧形保护片移动,弧形片移动过程中,与调节杆接触,通过调节杆限定弧形保护片的位置,进而限定树干的位移量;当树干逐渐变粗后,可缩短外筒体内部调节杆的长度,增加弧形片的位移量,该装置通过调节杆限定弧形保护片的位移量,可根据树干的粗细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弧形保护片和外筒体焊接固定,设置有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所用,同时,可抵消一部分风的吹力,避免树干与弧形保护片之间产生硬性接触,提高保护效果;该装置在使用时,打开第一筒体部,将猕猴桃果树树干放入第一筒体部内,使得树干与弧形保护片接触,然后将支撑杆插入土壤内,当支撑杆固定后,关闭第二筒体部,使得弧形保护片将树干固定即可,该装置具有安装速度快的优点。进一步地,外筒体的截面为圆筒状。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外筒体设置为圆筒状,可保证弧形片的在外筒体内位移的一致性,提高使用效果。进一步地,第二筒体部一侧与第一筒体部铰接,另一侧与第二筒体部可拆卸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筒体部一侧与第一筒体部通过转轴或者折页等连接件活动连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方便将第二筒体部打开和关闭,方便将树干放置于外筒体内,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进一步地,调节杆上设置有螺纹,调节杆与外筒体螺纹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外筒体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调节杆贯穿插孔并与外筒体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调节调节杆的插入长度,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进一步地,支撑杆自由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折页活动连接,插杆与支撑板焊接为一体,设置有插杆,方便插入土壤内,设置有支撑板,可提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支撑杆发生位移,又能够提高支撑杆的定位效果。进一步地,插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倒刺。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倒刺与插杆焊接为一体,设置有倒刺,通过倒刺提高插杆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插杆的固定效果,避免插杆脱落。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直杆一和直杆二,直杆一和直杆二通过套管连接。进一步地,直杆一和直杆二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套管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直杆一与直杆二分别与套管螺纹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直杆一与外筒体活动连接,直杆二与支撑板活动连接,套管内设置有两段内螺纹,直杆一与其中一段内螺纹螺纹连接,直杆二与另一段内螺纹螺纹连接,最初安装时,直杆一和直杆二的端部相接处,当需要延长支撑杆长度时,转动套管,直杆一和直杆二分别向远离套管一侧移动,即由套管内向套管外移动,实现延长支撑杆长度的目的,可根据树干的长度进行调整,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进一步地,第一筒体部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插孔,插孔内设置有挂钩,第二筒体部上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镂空部。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固定板与第一筒体焊接为一体,活动板与第二筒体部通过折页或者转轴活动连接,需要将第一筒体部与第二筒体部闭合时,转动活动板,使得第一筒体上的固定板插入第二筒体部的镂空部内,然后将挂钩插入插孔内,通过挂钩将活动板与固定板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将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进行固定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装置的外筒体包括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活动连接,通过将第二筒体部打开,可方便的将树干放入第一筒体部内,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外筒体内设置有弧形保护片,弧形保护片与外筒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弧形保护片对树干进行固定,设置有弹簧,使得弧形保护片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弹簧压缩过程中,也可以抵消一部分风的吹力,避免对树干造成硬性接触。2、外筒体上设置有调节杆,通过调节杆限定弧形保护片的位移,进而,使得该装置适合于不同粗细的竖杆,当树干较细时,可增加内筒体内调节杆的长度,当树干增粗后,可减小内筒体内调节杆的长度,该装置可根据树干的粗细进行调整,实用性较强。3、支撑杆包括直杆一和直杆二,直杆一和直杆二之间通过套管连接,直杆一和直杆二与套筒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套筒,实现将直杆一和直杆二向远离套筒一侧移动,使得位于套筒内的直杆一和直杆二向外移动,增加支撑杆的长度,该装置可根据树干的长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该扶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外筒体和弧形保护片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扶植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筒体部与第二筒体部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筒体;2、支撑杆;3、调节杆;4、弧形保护片;5、弹簧;6、第一筒体部;7、第二筒体部;8、支撑板;9、插杆;10、倒刺;11、直杆一;12、直杆二;13、套管;14、固定板;15、插孔;16、活动板;17、镂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包括外筒体1和支撑杆2,优化地,外筒体1的截面为圆筒状。支撑杆2与外筒体1铰接,优化地,支撑杆2自由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9。优化地,插杆9上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外筒体(1)铰接,所述外筒体(1)侧壁上垂直设置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贯穿所述外筒体(1)并与所述外筒体(1)活动连接,所述外筒体(1)内部设置有弧形保护片(4),所述弧形保护片(4)与所述外筒体(1)通过弹簧(5)连接,所述弹簧(5)套设于所述调节杆(3)上,所述外筒体(1)包括第一筒体部(6)和第二筒体部(7),所述第二筒体部(7)与所述第一筒体部(6)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外筒体(1)铰接,所述外筒体(1)侧壁上垂直设置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贯穿所述外筒体(1)并与所述外筒体(1)活动连接,所述外筒体(1)内部设置有弧形保护片(4),所述弧形保护片(4)与所述外筒体(1)通过弹簧(5)连接,所述弹簧(5)套设于所述调节杆(3)上,所述外筒体(1)包括第一筒体部(6)和第二筒体部(7),所述第二筒体部(7)与所述第一筒体部(6)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截面为圆筒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部(7)一侧与所述第一筒体部(6)铰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筒体部(7)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猕猴桃扶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杆(3)与所述外筒体(1)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均
申请(专利权)人:峨边县金果王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