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轶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7733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原料纳米级氧化锌粉末、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少层石墨烯、纯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以水为溶剂,应用物理原理包括无机的纳米及微米尺寸的氧化锌/氧化银精细颗粒及有机的季铵盐综合杀菌,既有接近一次性化学消毒杀菌的快速性,又有类似银离子杀菌抑菌的持续性,并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氯化锌,而氯化锌溶于水,不会因为接触到氯化物而失效,同时又具有无色无味,无漂白性的特点,在成本上也比银离子杀菌要低,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
,具体是指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对物体进行杀菌的杀菌剂多有不足,有的是杀菌消毒能力很强的一次性化学消毒杀菌,但是完全没有持久性即抑菌效率较差,待杀菌消毒剂蒸发后需要再次杀菌;抑菌效率好持续性强的杀菌剂,刺激性气味较弄,人长期吸入,则有损身体健康,还有的杀菌剂带有漂白性能,使被杀菌的物品褪色,非常的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异味、持续抑菌、不损伤杀菌物品的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它包括原料纳米级氧化锌粉末、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少层石墨烯、纯水。所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比包括纳米级氧化锌粉末1-4%、微米级氧化锌粉末1-2%、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4%、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2%、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1%、少层石墨烯1-3%、纯水90-95%。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常温下将上述任意一项的配方依次加入纯水中,并低速搅拌120秒即可得。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产品以水为溶剂,应用物理原理包括无机的纳米及微米尺寸的氧化锌精细颗粒及有机的季铵盐综合杀菌,既有接近一次性化学消毒杀菌的快速性,又有类似银离子杀菌抑菌的持续性,并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氯化锌,而氯化锌溶于水,不会因为接触到氯化物而失效,同时又具有无色无味,无漂白性的特点,在成本上也比银离子杀菌要低,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它包括原料纳米级氧化锌粉末、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少层石墨烯、纯水。所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比包括纳米级氧化锌粉末1-4%、微米级氧化锌粉末1-2%、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4%、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2%、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1%、少层石墨烯1-3%、纯水90-95%。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常温下将上述任意一项的配方依次加入纯水中,并低速搅拌120秒即可得。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实施列一:纳米级氧化锌粉末2%、微米级氧化锌粉末1%、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3%、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1.45%、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0.55%、少层石墨烯1%、水90%。纳米级氧化锌粉末:缓释离子溶出为主,光催化为辅持续抑菌杀菌,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光催化为主,缓释离子溶出为辅持续抑菌杀菌,无论是纳米级还是微米级氧化锌都同时具备缓释离子溶出和光催化作用。有研究表明既使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光催化作用还是可以发生,产生的原因应该是不可见光或者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代替了可见光,同时纳米级氧化锌颗粒应小于50纳米,微米级氧化锌颗粒应控制在1-20微米之间。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一般组成为40%十二烷基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50%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10%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西他氯铵)中文一般叫苯扎氯铵:有机快速杀菌,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有机快速杀菌,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有机快速杀菌,上述各类季铵盐的含量可调整,但是合计含量应较为精确的控制在5%浓度误差应在0.1%上下。少层石墨烯(3-10层)1%:缓释、稳定离子数量,使持续抑菌时间更长,水90%:溶剂,生产过程中用水应使用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制作方法不可使用将纯水倒入装有上述配方的容器中,只可以将上述配方依次倒入纯水中。本专利技术产品以水为溶剂,应用物理原理包括无机的纳米及微米尺寸的氧化锌/氧化银精细颗粒及有机的季铵盐综合杀菌,既有接近一次性化学消毒杀菌的快速性,又有类似银离子杀菌抑菌的持续性,并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氯化锌,而氯化锌溶于水,不会因为接触到氯化物而失效,同时又具有无色无味,无漂白性的特点,在成本上也比银离子杀菌要低,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产品制作后称为MY19消毒原液,系浓缩液。使用时按消毒原液与水1:19比例混合也就是稀释20倍后使用,称为MY1k消毒液。经实验室试验,稀释后的MY1k消毒液中的季铵盐成分对常见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分钟杀灭率高达99.99%。并且MY1k消毒液无色无味(极轻微的气味),无漂白性,对有颜色的物体织物表面没有影响。同时对醋酸纤维制作的衣物还具有柔软整理去皱功能。其他有机、化学消毒剂在消毒过后,其表面干燥以后即无杀菌抑菌作用,如有碰触,还需再次消毒杀菌,而本专利技术产品在快速杀菌消毒后,微米级氧化锌颗粒会在微量水分(空气中的水分即可满足需求)和可见光的共同作用下持续产生光催化作用,产生活性氧离子,持续抑菌杀毒,并且催化作用是不消耗微米级氧化锌颗粒,所以具备长效抑菌杀毒。一般细菌的直径在0.5-5微米也就是500-5000纳米大小,目前常见的病毒直径在18-100纳米之间。病毒无法单独生存,必须寄生在人体或动物细胞或者细菌内。锌离子共价半径为122皮米左右,也就是直径大小在0.244纳米左右,也就是说细菌是病毒的几十至几百倍大,病毒是锌离子的几十至几百倍大。本专利技术产品中含有的纳米级氧化锌主要作用是溶出锌离子,锌离子是阳离子带正点,细菌及病毒表面生物电均为负电,锌离子可直接进入细菌内部,干扰细菌内部正常酶活动使细菌死亡,同时锌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高,形成离子浓差,破坏和干扰细胞膜极化状态使细菌不能正常吸收和排出代谢产物而死亡。细菌死亡后分解,锌离子可继续游离吸附或进入其他细菌持续杀菌,没有了细菌作为载体,病毒也无法复制传播。经ASTMF1980方法进行模拟加速老化试验,纳米微米氧化锌在4年后依旧具有99.9%的杀菌率。少层数石墨烯(3-10层)的添加主要是为了作为中间层使锌离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更好附着在物体表面,不易脱落,加强氧化锌在表面的附着性,延长抑菌时间。本配方中的季铵盐是《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份)名单(2009版)》中可用于食品用用消毒剂成分。(食品用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氧化锌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在大多数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纳米级氧化锌粉末、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少层石墨烯、纯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纳米级氧化锌粉末、微米级氧化锌粉末、十二烷基至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混合物、氯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C8-C10双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少层石墨烯、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物理型复合杀菌及抑菌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比包括纳米级氧化锌粉末1-4%、微米级氧化锌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任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