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及灌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32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及灌注方法,使用器官灌注的方法保存离体器官,避免了低温保存带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解决离体心肺器官不能同时灌注保存的问题,包括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心脏起搏器、显像及控制面板、底座,所述的器官舱与所述的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相连,所述的控制舱与所述的显像及控制面板相连,所述的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显像及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简易呼吸舱内放置简易呼吸机,所述的简易呼吸机与心脏起搏器分别与离体心肺相连构成离体心肺支持系统,所述的心脏起搏器监测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的控制舱,所述的控制舱控制心脏起搏器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及灌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官移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及灌注方法。
技术介绍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仍有约30万人在苦苦等待着器官移植,所以每一个供体都十分珍贵,因此做好供体的灌注保存十分重要。随着心肺移植技术的进展,供体心肺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供体心肺的保存质量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生存率。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主要运用器官保存液进行低温浸泡保存离体心肺,它旨在通过低温降低离体心肺的代谢,减少细胞能耗以及代谢废物堆积,减轻心肺器官损伤,从而延长离体心肺在体外的保存时间。然而,低温保存时间一般只有数小时,不能防止细胞死亡,同时,低温条件也有可能损伤组织细胞。此外,低温保存的离体器官移植到受体上后,要重新恢复血液供应,此时器官就不可避免地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单独的心脏保存或者肺保存方面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包括CN201520313146.1、CN201811190296.2、CN201810088427.X,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同时进行心肺联合灌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包括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n简易呼吸舱、心脏起搏器、显像及控制面板、底座,所述的器官舱与所述的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相连,所述的控制舱与所述的显像及控制面板相连,所述的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显像及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简易呼吸舱内放置简易呼吸机,所述的简易呼吸机与心脏起搏器分别与离体心肺相连构成离体心肺支持系统,所述的心脏起搏器监测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的控制舱,所述的控制舱控制心脏起搏器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包括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
简易呼吸舱、心脏起搏器、显像及控制面板、底座,所述的器官舱与所述的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相连,所述的控制舱与所述的显像及控制面板相连,所述的器官舱、循环舱、控制舱、简易呼吸舱、显像及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简易呼吸舱内放置简易呼吸机,所述的简易呼吸机与心脏起搏器分别与离体心肺相连构成离体心肺支持系统,所述的心脏起搏器监测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的控制舱,所述的控制舱控制心脏起搏器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器官舱包括:气管插管口、主动脉插管、下腔静脉插管口,所述的主动脉插管、下腔静脉插管口分别与所述的循环舱相连,所述的气管插管口与所述的简易呼吸舱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器官舱还包括:雾化喷口、水浴系统、舱盖、器械插孔、下腔静脉夹闭器、主动脉插管夹闭器,所述的雾化喷口位于所述器官舱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水浴系统位于所述的器官舱底部,所述的舱盖位于所述的器官舱的上部,所述的器械插孔安装在所述的舱盖上,所述的下腔静脉夹闭器安装在所述的下腔静脉插管口的管道上,所述的主动脉插管夹闭器安装在主动脉插管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主动脉插管与所述的下腔静脉插管口管口处安装有快速血管吻合口,所述的快速血管吻合口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安装在所述的外套管内部,所述的内套管管壁为内外双层结构,所述的双层结构的内层长度长于外层形成外凸的端头,所述的双层结构内放置有细针,所述细针的一端与与受力柄相连,所述的双层结构的外层设置有助力柄,所述的细针的总长度长于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循环舱位于所述的器官舱的正下方,所述的循环舱包括顺应室装置、血库、白细胞过滤器、蠕动泵、滤栓器,所述的顺应室装置依次与所述的血库、白细胞过滤器、蠕动泵、滤栓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体心肺联合灌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顺应室装置包括舒缩囊、调节室、血管阻力阀入口、血管阻力阀出口、压力阀入口、压力阀出口、介质源,所述的舒缩囊两端分别为所述的血管阻力阀入口和血管阻力阀出口,所述的舒缩囊套在所述的调节室内部,所述的调节室分别与所述的压力阀入口和压力阀出口相连,所述的介质源与所述的压力阀入口相连,所述的舒缩囊由可拉伸的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的调节室由硬性材料制成,所述的调节室内填充可压缩介质,所述的调节室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信号经所述的控制舱处理后输出信号至所述的血管阻力阀出口和/或压力阀入口和/或压力阀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黄金波李冶夫陈宏珲郭志勇何晓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