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
技术介绍
鳅科(Cobitidae)是鱼纲鲤形目中较大的类群,我国共分布有23属,200多种,主要都是营底层生活,大多数属种还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对光照、溶氧、水温敏感应激性强。鳅科鱼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鳅科产区电站梯级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加上过度的捕捞,鳅科鱼类生长环境不断破坏,种群数量和鱼获产量锐减,一些品种陆续被定为省级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我国西南地区鳅科鱼类又集中分布在高原、江河上游等冷水、亚冷水流水区域。如何减少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应激,保证存活且驯养到性腺正常发育成熟,是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人工繁殖和规模化人工养殖奠定基础。为了解决驯养的问题,本领域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828469.8、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野生似鲇高原鳅的驯化方法就公开了一种驯化的方法,该方法的驯化成功率,包括成活率和性腺正常发育成熟率并没有公开,但是,其存在以下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天然野生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的捕捞、暂养和运输:/n在产地天然河流采用地笼捕捞,捕捞获得的野生鱼就地取河水并灌入氧气装袋,24小时内运输到驯养场;/n(2)驯养池建设:/n驯养池建在户外,并安装遮阳棚,驯养池池底有坡度,驯养池最深水位80cm;/n驯养池前端设进水口,进水口的另一端为高位水源池,水源在高位水源池经过曝气和沉淀;/n驯养池内设有躲避场所,所述躲避场所所占用面积不超过驯养池总面积的30%;/n(3)野生鱼投放:/n野生鱼投放下池后连续使用消毒剂隔天消毒,至少两次;/n(4)日常管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天然野生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的捕捞、暂养和运输:
在产地天然河流采用地笼捕捞,捕捞获得的野生鱼就地取河水并灌入氧气装袋,24小时内运输到驯养场;
(2)驯养池建设:
驯养池建在户外,并安装遮阳棚,驯养池池底有坡度,驯养池最深水位80cm;
驯养池前端设进水口,进水口的另一端为高位水源池,水源在高位水源池经过曝气和沉淀;
驯养池内设有躲避场所,所述躲避场所所占用面积不超过驯养池总面积的30%;
(3)野生鱼投放:
野生鱼投放下池后连续使用消毒剂隔天消毒,至少两次;
(4)日常管理:
投放下池后及时打捞死亡个体;
投放下池,前六天完全不投食,六天后投饵喂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地笼为光滑的竹编地笼或藤编地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驯养池的池底和池壁均为光滑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性流水性鳅科鱼类迁地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位水源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保平,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如理如法冷水鱼养殖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