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30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培养皿:配置培养基;(2)选育:将预选准备好的菌株孢子均匀涂抹于对应的培养皿中,并对各个培养皿进行编号A号、B号和C号;(3)拮抗选取;(4)栽培:将优势菌种接种在装有培养料的栽培主体内。(5)采摘:对成熟的杏鲍菇进行采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栽培瓶的开口进行分割区域,利于杏鲍菇的生长和采收,分隔装置和栽培瓶的配合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采摘装置对成熟的杏鲍菇进行采收,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杏鲍菇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传统栽培杏鲍菇是通过栽培包进行培养,没有独立的区域让杏鲍菇生长,在杏鲍菇生长时容易挤压在一起,不利于杏鲍菇的生长和后续工作人员的采收,且依赖人工采收,工作效率不稳定,如果进入出菇房之前杀菌不够彻底,容易造成杏鲍菇感染,导致废菇,造成浪费;此外,杏鲍菇的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品质较差的难以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不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人工采收采收效率低,栽培包没有独立的区域让杏鲍菇生长,在杏鲍菇生长过程中容易逐渐挤在一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制作培养皿,配置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倒入密封瓶中并将瓶口密封,对密封瓶进行灭菌处理后,待密封瓶冷却降温后,将密封瓶内的培养基倒入预先灭菌的多个培养皿中;/nS2、选育,将预选准备好的菌株孢子均匀涂抹于对应的培养皿中,并对各个培养皿进行编号A号、B号和C号;/nA号:在无菌状态下吹干,使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将氮离子束注入,然后用无菌水洗下诱变处理过的菌膜,稀释后涂布于培养皿上,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nB号:在无菌状态下,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一株食用菌新菌株,将生长良好的新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培养皿,配置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倒入密封瓶中并将瓶口密封,对密封瓶进行灭菌处理后,待密封瓶冷却降温后,将密封瓶内的培养基倒入预先灭菌的多个培养皿中;
S2、选育,将预选准备好的菌株孢子均匀涂抹于对应的培养皿中,并对各个培养皿进行编号A号、B号和C号;
A号:在无菌状态下吹干,使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将氮离子束注入,然后用无菌水洗下诱变处理过的菌膜,稀释后涂布于培养皿上,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B号:在无菌状态下,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一株食用菌新菌株,将生长良好的新菌株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C号:在无菌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照射诱变方法使得菌株孢子基因发生突变,经过突变后的菌株孢子涂布于培养皿上,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S3、拮抗选取,将经过三种方法选取的三种优势菌株混合接种在培养皿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到预定时间后取出培养皿,并观察得知优势菌种;
S4、将优势菌种接种在装有培养料的栽培容器内,将栽培容器送入养菌室内,待出菌后,将栽培容器的开口分隔成多个区域,并将栽培容器移送至出菇房至出菇;
S5、采摘,对成熟的杏鲍菇进行采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4中,通过分隔装置将栽培容器的开口分隔成多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杏鲍菇选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包括对开口的第一方向进行分隔区域的第一分隔部件,和对开口的第二方向进行分隔区域的第二分隔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木柯丽娜傅俊生杨静杨杰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