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R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粱BMR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BMR高粱种子生产。
技术介绍
褐色中脉(BrownMidrib,BMR)高粱表现为叶脉和茎秆木质部呈现棕或棕褐色,一般在植株生长到4~6叶时在叶脉上可见,植株完全成熟后仅在茎秆木质部可见。与传统的白色中脉高粱品种相比,褐色中脉高粱中可消化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难以消化的木质素含量低,消化率提高,适口性好,饲用品质好。褐色中脉突变体首先在玉米中被发现,该性状均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目前,高粱中也发现了许多褐色中脉突变体,其中bmr6、bmr12和bmr18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玉米中一样,高粱中发现的BMR性状均受单个隐形基因控制。因此,可以通过回交转育的方法将褐色中脉性状导入到其他品种(系)中。高粱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是最早使用“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的作物。高粱的“三系”是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种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杂交而成。不育系需要保持系进行繁种。由于高粱褐色中脉性状较多,且受不同的单隐性基因控制。因此,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MR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S1. 测配未知BMR突变体是保持系还是恢复系/n以未知BMR突变体为父本,与3-5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进行杂交;/n如果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R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测配未知BMR突变体是保持系还是恢复系
以未知BMR突变体为父本,与3-5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进行杂交;
如果F1杂交种可育,说明该BMR突变体能够恢复不育系的育性,该BMR突变体为恢复系;
如果F1杂交种不育,说明该BMR突变体能够保持不育系的不育性,该BMR突变体为保持系;
S2.检测未知BMR突变体的突变位点
用已知突变位点的BMR6和BMR12突变体与BMR突变体进行杂交;
如果该未知突变体是BMR6引起的突变,与BMR6杂交获得的F1植株仍为褐色中脉;
如果该未知突变体是BMR12引起的突变,与BMR12杂交获得的F1植株仍为褐色中脉;
如果与BMR6和BMR12突变体杂交,获得的F1植株为白脉,说明该突变体为BMR6和BMR12以外的突变;
S3.BMR保持系的选育
用已知突变位点的BMR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莲,张华文,刘宾,王润丰,管延安,杨延兵,秦岭,陈二影,黎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