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30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部为空腔结构,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肥水仓,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贯穿装置主体顶部位于肥水仓内,搅拌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装置主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装置主体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药剂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主体、药剂仓和肥料仓表面设置刻度尺,并在第一水管外侧连接第一阀门,实现能够直观的观察了解装置内的水量情况,且在添加药剂与肥料时能够保证其使用量的精确度,避免了在添加药剂与肥料时,其使用量由人工进行估算,导致调制后的肥水质量不佳,影响了肥水作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
,具体为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世界多数国家出现人口增长过快,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城镇供水紧张,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水灾防治、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水利工程灌溉施肥过程中,大部分的灌溉装置无法直观的观察了解装置内的水量情况,从而无法确认药剂与肥料时的使用量,且在添加药剂与肥料时,其使用量由人工进行估算,且这样的方式无法保证药剂与肥料使用量的精确度,容易导致调制后的肥水质量不佳,影响了肥水作用的效果,且大部分的灌溉装置在灌溉时只能对其一个方向进行灌溉,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水利灌溉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利灌溉装置能够直观的观察了解装置内的水量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肥水仓(2),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贯穿装置主体(1)顶部位于肥水仓(2)内,所述搅拌杆(4)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5),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药剂仓(7),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肥料仓(8),所述药剂仓(7)和肥料仓(8)底部均连通设置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另一端均连通于肥水仓(2)内,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肥水仓(2),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贯穿装置主体(1)顶部位于肥水仓(2)内,所述搅拌杆(4)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5),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药剂仓(7),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肥料仓(8),所述药剂仓(7)和肥料仓(8)底部均连通设置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另一端均连通于肥水仓(2)内,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下方焊接有把手(10),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底部焊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输入端连通于肥水仓(2)内部,所述水泵(12)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管(14),所述第三水管(14)中部与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水管(14)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四水管(15),所述第四水管(15)分别位于装置主体(1)前后表面上,前后所述第四水管(15)下方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天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