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30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宁蒗3号马铃薯的健康单株,使用消毒粉处理对健康单株马铃薯进行处理10‑20h,然后处理后的马铃薯放置在紫外线波长350nm的紫外线灯下照射10‑20h;S2、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健康单株马铃薯放置在补光灯下,维持空气湿度80%‑90%,室温25‑30摄氏度,光照强度1800‑2000lux,同时使用遮阴网遮挡在健康单株马铃薯上催芽,待马铃薯芽长1.0‑2.0cm时,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切块处理。该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前期采用紫外线杀菌和消毒粉杀菌的方式,同时在移栽前利用高锰酸钾杀菌和水培箱水培的方式,降低马铃薯种苗从马铃薯块内吸收的病毒数量,有效的提升马铃薯原原种的品质,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繁育
,尤其涉及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由于它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马铃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病毒侵入植株体内,随着种植的代数增加,病毒会累积增加,导致马铃薯原原种品质下降,马铃薯种植产量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宁蒗3号马铃薯的健康单株,使用消毒粉处理对健康单株马铃薯进行处理10-20h,然后将处理后的马铃薯放置在紫外线波长350nm的紫外线灯下照射10-20h。S2、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健康单株马铃薯放置在补光灯下,维持空气湿度80%-90%,室温25-30摄氏度,光照强度1800-2000lux,同时使用遮阴网遮挡在健康单株马铃薯上催芽,待马铃薯芽长1.0-2.0cm时,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大小为1cm×1cm×1cm,且保证每块上含有1个芽。S3、将切块的马铃薯放置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min后,再将切块的马铃薯平摊阴干。S4、将S3中的马铃薯块上的芽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剥离,并种植在水培箱内,保持室温25-30摄氏度,空气湿度95%±3,采用光照培养,每日光照时间12-15h,光照强度1800-2000lux,并在水培箱的表面盖上遮阴网,培养15-20d,进行种苗的培育。S5、选取适合土壤为基田,在基田的垄上间隙挖设20cm深种植坑,并在种植坑内撒上草木灰,同时选取S4中培育高度大于20cm的种苗,将种苗放置在内并覆土,同时在基田的垄上铺设地膜,抠破地膜将种苗头部露出,并在地膜上覆土,将种苗固定,再在垄的上方架设大棚,且大棚的高度为600mm,同时在大棚的表面盖有遮阴网。S6、待马铃薯块种植25-30d后,拆除大棚,对种苗进行滴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S7、待马铃薯块种植30-40d后对种苗进行检测。S8、覆土后生产100-110d后停止浇水并杀秧,将薯秧及时清除至田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安装薯块的大小进行分级、装袋、入库储藏处理。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基田覆土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kg-2000kg,复合肥(N+P+K总养分含量≥45%)30kg-40kg,集中深施沟内,苗期每亩追施尿素5kg-10kg;现蕾期结合中耕培土,每亩追施硫酸钾10kg-15kg。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消毒粉由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草木灰或滑石粉按1:2:100的比例拌匀配成。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基田播种密度为3000株-3500株/亩,种植规格为行距80cm-100cm,株距30cm-50cm。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病虫害防治在现蕾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1次;花期喷施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500倍液1次;第二次施药后10d-15d喷施40%烯酰•氰霜唑悬浮剂1600倍液。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全部植株目测检查一次,目测不能确诊的非正常植株或组织器官应马上采集样本进行试验室检测。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水培箱内营养液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硫酸镁3%-4%、磷酸二氢铵2%-3%、硝酸钾4%-5%、硼酸0.01%-0.02%、硫酸锰0.04%-0.05%,其余为蒸馏水,且营养液的PH为7,同时将营养液使用紫外线波长250nm的紫外线灯下杀菌10-15h。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前期采用紫外线杀菌和消毒粉杀菌的方式,同时在移栽前利用高锰酸钾杀菌和水培箱水培的方式,降低马铃薯种苗从马铃薯块内吸收的病毒数量,有效的提升马铃薯原原种的品质,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同时用草木灰具有消毒杀菌,减少烂种作用,而且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用草木灰拌种结合做钾肥,有利于马铃薯生长。2、该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利用遮阴网产生的散光环境,加速马铃薯内部龙葵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升,有效的缩短马铃薯的催芽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宁蒗3号马铃薯的健康单株,使用消毒粉处理对健康单株马铃薯进行处理10h,消毒粉由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草木灰或滑石粉按1:2:100的比例拌匀配成,然后处理后的马铃薯放置在紫外线波长350nm的紫外线灯下照射20h,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健康单株马铃薯放置在补光灯下,维持空气湿度90%,室温25摄氏度,同时使用遮阴网遮挡在健康单株马铃薯上催芽,待马铃薯芽长2.0cm时,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大小为1cm×1cm×1cm,且保证每块上含有1个芽,将切块的马铃薯放置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min后,再将切块的马铃薯平摊阴干。将马铃薯块上的芽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剥离,并种植在水培箱内,水培箱内营养液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硫酸镁4%、磷酸二氢铵3%、硝酸钾5%、硼酸0.02%、硫酸锰0.05%,其余为蒸馏水,且营养液的PH为7,同时将营养液使用紫外线波长250nm的紫外线灯下杀菌15h,保持室温25-30摄氏度,空气湿度95%±3,采用光照培养,每日光照时间12h,光照强度2000lux,并在水培箱的表面盖上遮阴网,培养20d,进行种苗的培育。选取适合土壤为基田,基田应选用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通风向阳,高海拔、气候冷凉,隔离条件佳,轮作换茬、彻底清除隔生马铃薯,前作2年以上无茄科类作物种植,未发生过癌肿病、孢囊线虫、马铃薯甲虫的土壤,同时在覆土前每亩施有机肥2000kg,复合肥(N+P+K总养分含量≥45%)40kg,集中深施沟内,苗期每亩追施尿素10kg;现蕾期结合中耕培土,每亩追施硫酸钾15kg,在基田的垄上间隙挖设20cm深种植坑,并在种植坑内撒上草木灰,同时选取水培箱内培育高度大于20cm的种苗,将种苗放置在内并覆土,同时在基田的垄上铺设地膜,抠破地膜将种苗头部露出,并在地膜上覆土,将种苗固定,再在垄的上方架设大棚,且大棚的高度为600mm,同时在大棚的表面盖有遮阴网。待马铃薯块种植30d后,拆除大棚,对种苗进行滴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在现蕾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1次;花期喷施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500倍液1次;第二次施药后15d喷施40%烯酰•氰霜唑悬浮剂1600倍液。待马铃薯块种植30d后对种苗进行检测,全部植株目测检查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取宁蒗3号马铃薯的健康单株,使用消毒粉处理对健康单株马铃薯进行处理10-20h,然后处理后的马铃薯放置在紫外线波长350nm的紫外线灯下照射10-20h;/nS2、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健康单株马铃薯放置在补光灯下,维持空气湿度80%-90%,室温25-30摄氏度,光照强度1800-2000lux,同时使用遮阴网遮挡在健康单株马铃薯上催芽,待马铃薯芽长1.0-2.0cm时,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大小为1cm×1cm×1cm,且保证每块上含有1个芽;/nS3、将切块的马铃薯放置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min后,再将切块的马铃薯平摊阴干;/nS4、将S3中的马铃薯块上的芽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剥离,并种植在水培箱内,保持室温25-30摄氏度,空气湿度95%±3,采用光照培养,每日光照时间12-15h,光照强度1800-2000lux,并在水培箱的表面盖上遮阴网,培养15-20d,进行种苗的培育;/nS5、选取适合土壤为基田,在基田的垄上间隙挖设20cm深种植坑,并在种植坑内撒上草木灰,同时选取S4中培育高度大于20cm的种苗,将种苗放置在内并覆土,同时在基田的垄上铺设地膜,抠破地膜将种苗头部露出,并在地膜上覆土,将种苗固定,再在垄的上方架设大棚,且大棚的高度为600mm,同时在大棚的表面盖有遮阴网;/nS6、待马铃薯块种植25-30d后,拆除大棚,对种苗进行滴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nS7、待马铃薯块种植30-40d后对种苗进行检测;/nS8、覆土后生产100-110d后停止浇水并杀秧,将薯秧及时清除至田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安装薯块的大小进行分级、装袋、入库储藏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宁蒗3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宁蒗3号马铃薯的健康单株,使用消毒粉处理对健康单株马铃薯进行处理10-20h,然后处理后的马铃薯放置在紫外线波长350nm的紫外线灯下照射10-20h;
S2、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健康单株马铃薯放置在补光灯下,维持空气湿度80%-90%,室温25-30摄氏度,光照强度1800-2000lux,同时使用遮阴网遮挡在健康单株马铃薯上催芽,待马铃薯芽长1.0-2.0cm时,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大小为1cm×1cm×1cm,且保证每块上含有1个芽;
S3、将切块的马铃薯放置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min后,再将切块的马铃薯平摊阴干;
S4、将S3中的马铃薯块上的芽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的刀具进行剥离,并种植在水培箱内,保持室温25-30摄氏度,空气湿度95%±3,采用光照培养,每日光照时间12-15h,光照强度1800-2000lux,并在水培箱的表面盖上遮阴网,培养15-20d,进行种苗的培育;
S5、选取适合土壤为基田,在基田的垄上间隙挖设20cm深种植坑,并在种植坑内撒上草木灰,同时选取S4中培育高度大于20cm的种苗,将种苗放置在内并覆土,同时在基田的垄上铺设地膜,抠破地膜将种苗头部露出,并在地膜上覆土,将种苗固定,再在垄的上方架设大棚,且大棚的高度为600mm,同时在大棚的表面盖有遮阴网;
S6、待马铃薯块种植25-30d后,拆除大棚,对种苗进行滴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
S7、待马铃薯块种植30-40d后对种苗进行检测;
S8、覆土后生产100-110d后停止浇水并杀秧,将薯秧及时清除至田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安装薯块的大小进行分级、装袋、入库储藏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体江殷长生田景梅杨晓云张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宁蒗县佳禾种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