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媛专利>正文

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96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特征是袋边、前面、背面、侧边和漏斗接合成袋体,袋体内里空间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成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腔格,袋体底下方为漏斗,漏斗底下为出料引管,前面和背面有调节窗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侧边装有拉手,背面两侧边有背包带,漏斗内里有四通口与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相通,并与出料引管相通,四通口装有出料开关。优点是取材容易,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使用方便,施肥均匀,按量节料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技类,尤其是一种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田间施干肥是把肥料袋直接拿到田间田头地尾行走田埂上,用手或勺子把肥料抱撒到田间农作物上,如果赶上雨天或潮湿地,肥料袋放在地面就易沾上雨水,严重影响施肥效果,操作也不方便,损失药效,沾污衣服,尤其下到水田里的地洼之间的窄小行道,肥料袋就不易找地方放,而施用不方便,有时候要一个手提,一个手抱撒肥料,增加了劳动强度和麻烦。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410726529,专利技术名称:一种肩负可控式园艺植物根部手动施肥器,包括储料罐,出料调节器,旋转把手,伸缩施肥管,储料罐与出料调节器上端螺旋连接,旋转把手连接到出料调节器的卡槽内,施料管螺旋连接到出料调节器下端,施料管下端连接一半圆柱形空心管。本专利技术通过半圆柱形空心管插入土里,挖出一个小洞便于直接施肥到植物根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施肥管可以伸缩,适应不同身高的施肥,不需要弯腰,减少负担,而且同时具有便捷的出料性能,克服了传统结构的技术缺陷。对比文件2,申请号:CN201611126811,专利技术名称:一种背包式植物施肥施药装置,包括肥料输出装置和肥料储存装置,所述肥料输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料通道和通孔体,所述通孔体在垂直方向上贯穿所述壳体,所述通孔体内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下端设置有用于凿坑的压块,同时在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支点,所述支点上转动连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触发片和密封片,所述密封片密封所述出料口,当所述压块由下往上顶起所述触发片后,所述出料口打开,所述肥料储存装置内开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与所述进料通道相连。对比文件与本案的结构特征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背包装肥料,有调节开关肥料流出量,背包背于人体肩部随人行走,人行到之处就可徒手抓肥施放。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按量节料施肥,不损伤农作物,施肥均匀,快速有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包括袋边、第一格、第一隔板、第二格、第二隔板、顶口、第三格、第三隔板、第四格、四通口、出料引管、背面、背包带、调节窗口、前面、拉手、侧边、袋体、漏斗和出料开关,其特征在于袋边1、前面15、背面12、侧边17和漏斗19接合成袋体18,袋体18内里空间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由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分隔成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腔格,袋体18底下方为漏斗19,漏斗19底下为出料引管11,前面15和背面12有调节窗口14,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侧边装有拉手16,拉手16从调节窗口14装入,背面12两侧有背包带13,漏斗19内里有四通口10与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相通,并与出料引管11相通,四通口10装有出料开关20。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长宽高度与袋体18内腔的规格配合制做,隔板的底面插入到漏斗19内腔底边,出料开关20为滑动手推式板块。出料开关20与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腔格口配合制做。前面15、背面12中部开调节窗口14,对称位置开调节窗口14,拉手16经调节窗口14进入固接在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两侧边,调节窗口14有调节出料大小的分级点1个以上。背包带13装在背面12两侧边,背包带13口宽按人体肩宽度,口径在10cm以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突出效果是:取材容易,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使用方便,施肥均匀,按量节料施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按图5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按图4的B-B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隔板零件主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隔板零件右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袋边1、第一格2、第一隔板3、第二格4、第二隔板5、顶口6、第三格7、第三隔板8、第四格9、四通口10、出料引管11、背面12、背包带13、调节窗口14、前面15、拉手16、侧边17、袋体18、漏斗19、出料开关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袋边1、前面15、背面12、顶口6、漏斗19和出料开关20接合成袋体18,袋体18的内面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由三块隔板相互之间分隔成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袋体18的底面是漏斗19。漏斗19内底口是四通口10,四通口10装有出料开关20。漏斗19底口连接出料引管11。背面12和前面15有调节窗口14。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侧边装有拉手16,拉手16从调节窗口14装入固在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隔板两侧边上。背面12装有背包带13,背包带13背套在人体两侧肩部。第一格2装氮肥,晶体氮肥;第二格4装磷肥,固体磷肥;第三格7装钾肥,为固体钾肥;第四格9装复混粒肥。使用时由拉手16上下拉动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调节肥料经四通口10进入出料引管11,并由出料开关20控制调节出料使用。出料开关20按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腔格口配合制做有四个,即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分别安装单独开关20,按需要打开出料开关20用肥。袋体18的袋边1、侧边17、前面15、背面12、漏斗19、出料引管11用布料,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用薄层纤维板制作。使用时,把氮、磷钾肥和复混肥分别装入袋体18内里的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袋体18的背包带13套背在人体后背面,之后在田间沿着施肥田方的地洼行走,出料引管11对着应施田间作物,打开出料开关20,同时把应用的各种不同肥料的格子隔板打开,由拉手16把格子隔板从调节窗口14提升或拉下放出肥料经四通口10到出料引管11至出料口放肥料,徒手抓撒向田间农作物。尤其在地洼之间的窄道上人行随行施肥,不用一个手抓肥料袋,一个手撒肥的麻烦。人们可随行随施肥,人到肥料随到,十分方便实用。可分别按氮、磷钾肥和复混肥施用。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前面15为弧形,有利于避免手臂碰触扎伤。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2,出料引管11是软体布袋条形,有出料口、肥料从出料口由人徒手抓把肥料施肥。实施例4,参照实施例1、2、3,出料引管11为硬质材料做成其出料口直接对着施肥对象地点施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包括袋边、第一格、第一隔板、第二格、第二隔板、顶口、第三格、第三隔板、第四格、四通口、出料引管、背面、背包带、调节窗口、前面、拉手、侧边、袋体、漏斗和出料开关,其特征在于袋边(1)、前面(15)、背面(12)、侧边(17)和漏斗(19)接合成袋体(18),袋体(18)内里空间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由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分隔成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腔格,袋体(18)底下方为漏斗(19),漏斗(19)底下为出料引管(11),前面(15)和背面(12)有调节窗口(14),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侧边装有拉手(16),拉手(16)从调节窗口(14)装入,背面(12)两侧有背包带(13),漏斗(19)内里有四通口(10)与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相通,并与出料引管(11)相通,四通口(10)装有出料开关(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徒手施肥装置,包括袋边、第一格、第一隔板、第二格、第二隔板、顶口、第三格、第三隔板、第四格、四通口、出料引管、背面、背包带、调节窗口、前面、拉手、侧边、袋体、漏斗和出料开关,其特征在于袋边(1)、前面(15)、背面(12)、侧边(17)和漏斗(19)接合成袋体(18),袋体(18)内里空间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由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分隔成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腔格,袋体(18)底下方为漏斗(19),漏斗(19)底下为出料引管(11),前面(15)和背面(12)有调节窗口(14),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8)侧边装有拉手(16),拉手(16)从调节窗口(14)装入,背面(12)两侧有背包带(13),漏斗(19)内里有四通口(10)与第一格(2)、第二格(4)、第三格(7)、第四格(9)相通,并与出料引管(11)相通,四通口(10)装有出料开关(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徒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媛
申请(专利权)人:黎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