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9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1
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其中,主齿轮箱与两个副齿轮箱底部焊接固定连接,凸轮驱动组件包括凸轮与凸轮驱动轴,凸轮安装在凸轮驱动轴上,凸轮驱动轴设置在主齿轮箱顶部,顶杆驱动块安装在凸轮内,且顶杆驱动块侧面安装在主齿轮箱顶部,秧苗顶杆安装在顶杆驱动块中;并在两个副齿轮箱后端安装有秧盘输送带,传动机构分别与凸轮驱动轴、安装于副齿轮箱上的副齿轮箱传动轴连接,副齿轮箱传动轴与秧盘输送带连接;采用同一传动机构为用于将秧苗顶出的秧苗顶杆、用于抛秧的秧盘输送带提供动力,从而实现抛秧种植的全程机械化,且抛秧精度高,既能提升抛秧种植效率,又可促进水稻稳产高产,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水稻抛秧
,尤其涉及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全年稻谷总产量近20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由此可见,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一般采用直播、插秧、抛秧等种植方式,其中抛秧种植的优势尤为明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缩短栽秧时间,抢住插秧季节,有利于稳产高产。但目前由于我国抛秧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抛秧种植依旧是主流种植方式,故实现抛秧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既能提升抛秧种植的效率,又可促进水稻稳产高产。目前市场上缺少水稻机械化抛秧的种植机械,较大程度上影响水稻抛秧种植效率及所需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包括主齿轮箱、副齿轮箱、顶杆驱动块、凸轮驱动组件、定位滑块、秧苗输送带、秧苗顶杆及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包括主齿轮箱、副齿轮箱、顶杆驱动块、凸轮驱动组件、定位滑块、秧苗输送带、秧苗顶杆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箱与两个副齿轮箱底部焊接固定连接,凸轮驱动组件包括凸轮与凸轮驱动轴,凸轮安装在凸轮驱动轴上,凸轮驱动轴设置在主齿轮箱顶部,顶杆驱动块安装在凸轮内,且顶杆驱动块侧面安装在主齿轮箱顶部,用于将秧苗顶出的秧苗顶杆安装在顶杆驱动块中;并在两个副齿轮箱后端安装有秧盘输送带,传动机构分别与凸轮驱动轴、安装于副齿轮箱上的副齿轮箱传动轴连接,副齿轮箱传动轴与秧盘输送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包括主齿轮箱、副齿轮箱、顶杆驱动块、凸轮驱动组件、定位滑块、秧苗输送带、秧苗顶杆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箱与两个副齿轮箱底部焊接固定连接,凸轮驱动组件包括凸轮与凸轮驱动轴,凸轮安装在凸轮驱动轴上,凸轮驱动轴设置在主齿轮箱顶部,顶杆驱动块安装在凸轮内,且顶杆驱动块侧面安装在主齿轮箱顶部,用于将秧苗顶出的秧苗顶杆安装在顶杆驱动块中;并在两个副齿轮箱后端安装有秧盘输送带,传动机构分别与凸轮驱动轴、安装于副齿轮箱上的副齿轮箱传动轴连接,副齿轮箱传动轴与秧盘输送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箱包括一对呈对称安装的支撑组合体,支撑组合体由中间支撑板、定位滑块固定板、主齿轮箱前支撑板及主齿轮箱后支撑板组成,且在中间支撑板顶端设有用于安装凸轮驱动轴的凸轮驱动轴安装孔,中间支撑板一端固定在主齿轮箱前支撑板上,并在主齿轮箱前支撑板与主齿轮箱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滑块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块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横向定位顶杆驱动块的定位滑块,定位滑块包括定位滑块本体与导轨,并在导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定位滑块本体嵌入导轨内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出带送式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箱中,中间轴承固定板设置在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飞刘子祥刘木华余佳佳刘俊安刘兆朋李慧龙彭永福夏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