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
技术介绍
水田平整作业作为水田种植的一项重要农艺,有利于节约灌溉用水与机插秧作业劳力,提高水稻亩产量。传统水田平地机的刮平器,由于整平幅宽固定,水田平整作业存在盲区现象,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折叠式刮平器,但是,此种刮平器的幅宽仅为两种状态,即全部打开式或折叠式,折叠式仅有一种形式,进行水田平整作业时也会出现盲区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解决现有刮平器存在的作业盲区与死区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包括主刮平板、副刮平板、油缸、拉杆组件,所述主刮平板安装于水田平地机上,所述副刮平板设有两个,分别叠设于所述主刮平板同一面上并分别靠近其两端,所述主刮平板上间隔安装有两个所述油缸,两个所述副刮平板分别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油缸与所述主刮平板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组件间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刮平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水田平地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刮平板(1)、副刮平板(2)、油缸(3)、拉杆组件(4),所述主刮平板(1)安装于水田平地机(100)上,所述副刮平板(2)设有两个,分别叠设于所述主刮平板(1)同一面上并分别靠近其两端,所述主刮平板(1)上间隔安装有两个所述油缸(3),两个所述副刮平板(2)分别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油缸(3)与所述主刮平板(1)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组件(4)间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组件(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刮平板(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水田平地机(1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刮平板(1)、副刮平板(2)、油缸(3)、拉杆组件(4),所述主刮平板(1)安装于水田平地机(100)上,所述副刮平板(2)设有两个,分别叠设于所述主刮平板(1)同一面上并分别靠近其两端,所述主刮平板(1)上间隔安装有两个所述油缸(3),两个所述副刮平板(2)分别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油缸(3)与所述主刮平板(1)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组件(4)间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组件(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刮平板(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水田平地机(1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刮平板(1)包括底板(11)、U型支板(12)、第一铰接板(13)、第二铰接板(14),所述第一铰接板(13)、所述第二铰接板(14)分别设个两个,一个所述第二铰接板(14)、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板(13)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二铰接板(14)依次间隔排列,所述底板(11)、所述U型支板(12)分别依次穿设于四者之中并分别与四者固定,所述U型支板(12)的开口与所述底板(11)相对,所述拉杆组件(4)与所述底板(11)连接,两个所述副刮平板(2)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铰接板(14)中,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板(13)、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板(14)分别与所述水田平地机(1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其中一侧长边上设有连续的锯齿形翻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刮平板(2)包括支撑板(21)、U型滑板(22),所述U型滑板(22)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21)一侧面并与其固定,所述第二铰接板(14)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11)、所述U型支板(12)分别穿设于所述通槽中并分别与所述通槽的相对两内侧面固定,构成与所述副刮平板(2)横截面形状匹配的导槽(141),所述副刮平板(2)穿设于所述导槽(141)中,使所述U型滑板(22)置于所述U型支板(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的其中一侧长边上设有连续的锯齿形翻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平整作业用刮平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昌林,宋健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