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绕组载体和嵌入在所述绕组载体中的线圈元件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25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6
说明一种用于电机(21)的转子(1),具有中心的转子轴线(A)。所述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局部的绕组轴线(a)的超导的线圈元件(3)和至少一个绕组载体(5),所述线圈元件(3)嵌入到所述绕组载体中,其中,在所述绕组载体(5)与所述线圈元件(3)之间构造有材料配合的连接,其中,所述材料配合的连接存在于连接面(11c)上,所述连接面构造在线圈元件(3)与绕组载体(5)之间的整个接触面(11a、11b、11c)的仅仅一个第一子区域。此外,说明一种具有这种转子(1)的机器以及用于这样的转子(1)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绕组载体和嵌入在所述绕组载体中的线圈元件的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其中,转子包括至少一个超导的线圈元件和至少一个绕组载体,所述绕组载体机械地承载至少一个线圈元件。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转子的电机以及用于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技术,超导的线圈元件在超导的机器的转子中典型地通过绕组载体机械地保持。在此,原则上能够要么涉及径向地处于内部的绕组载体要么涉及径向地处于外部的绕组载体。在径向地处于内部的绕组载体的应用中,各个线圈经常用绷带固定(bandagiert)在绕组载体上。在此,绷带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在预紧下绕转子的其余构件卷绕并且因此在压力下将各个线圈固定在绕组载体上。这种预紧能够有效地降低在超导的线圈元件之内的层离的风险。特别是由超导的带状导体构成的绕组对于这样的层离损伤是很敏感的。在此,原则上,层离要么能够在带状导体本身的层连接部之内(也就是说,例如在超导体层与相邻的金属层之间)出现,但是要么能够在绕组包中引起在相邻的圈(Windungen)之间的层离。换言之,能够引起绕组包的拆开,其中,典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用于电机(21)的转子(1),具有中心的转子轴线(A),包括/n- 至少一个具有局部的绕组轴线(a)的超导的线圈元件(3)和/n- 至少一个绕组载体(5),所述线圈元件嵌入到所述绕组载体中,/n- 其中,在所述绕组载体(5)与所述线圈元件(3)之间构造有材料配合的连接,/n- 其中,所述材料配合的连接存在于连接面(11c)上,所述连接面构造在线圈元件(3)与绕组载体(5)之间的整个接触面(11a、11b、11c)的仅仅一个第一子区域(11c)。/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0 DE 102018205361.81.用于电机(21)的转子(1),具有中心的转子轴线(A),包括
-至少一个具有局部的绕组轴线(a)的超导的线圈元件(3)和
-至少一个绕组载体(5),所述线圈元件嵌入到所述绕组载体中,
-其中,在所述绕组载体(5)与所述线圈元件(3)之间构造有材料配合的连接,
-其中,所述材料配合的连接存在于连接面(11c)上,所述连接面构造在线圈元件(3)与绕组载体(5)之间的整个接触面(11a、11b、11c)的仅仅一个第一子区域(11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作为在线圈元件(3)与绕组载体(5)之间的接触面的第二子区域(11a、11b)构造有滑动面(11a、1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面(11a、11b)至少部分地通过面(11a、11b)形成,所述面平行于所述线圈元件(3)的局部的绕组轴线(a)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面(11a、11b)至少部分地
-通过第一线圈面(11a)给出,所述第一线圈面关于所述线圈元件(3)的局部的绕组轴线(a)朝径向内部定向,
和/或
-通过第二线圈面(11b)给出,所述第二线圈面关于所述线圈元件(3)的局部的绕组轴线(a)朝径向外部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所述线圈元件(3)和/或所述绕组载体(5)在所述滑动面(11a、11b)的区域中以润滑剂(23)进行涂层。


6.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在所述滑动面(11a、11b)的区域中构造有在线圈元件(3)与绕组载体(5)之间的力配合的接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在所述转子的情况下,所述连接面(11c)包括第三线圈面(1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里希特C·魏德曼
申请(专利权)人:劳斯莱斯德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