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48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由添附有碱金属元素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大量地制造非水电解液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方法以及用于进行这样的制造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烧成工序,供给含有碱金属元素和/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1000℃~1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成而生成碳质材料,排出碳质材料;以及废气处理工序,使包含在烧成工序中所产生的产生气体和碳质飞散物的非氧化性的废气与水或水溶液接触而对废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小型便携式设备的高功能化得以发展,作为其电源的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被期待。作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提出了将碳质材料用作负极的非水溶剂系锂二次电池(专利文献1)。近年来,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因此能量密度高、输出特性优异的大型二次电池正在被搭载于电动汽车。例如,其在仅由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EV)、组合有内燃发动机和电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型电动汽车(PHEV)或者混合动力型电动汽车(HEV)等汽车用途中的普及被期待。特别是,作为非水电解质锂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为了在EV用途中延长一次充电下的续航距离,进一步的高能量密度化被期待。为了实现高能量密度,需要提高锂向负极材料的掺杂和去掺杂容量。因此,提出了如下方法:对碳前体添附含有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之后进行正式烧成,或者在预备烧成之后进一步进行正式烧成,由此制造用于非水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n烧成工序,供给含有碱金属元素和/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1000℃~1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成而生成碳质材料,排出所述碳质材料;以及/n废气处理工序,使包含在所述烧成工序中所产生的产生气体和碳质飞散物的非氧化性的废气与水或水溶液接触而对所述废气进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06 JP 2018-109005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
烧成工序,供给含有碱金属元素和/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1000℃~1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成而生成碳质材料,排出所述碳质材料;以及
废气处理工序,使包含在所述烧成工序中所产生的产生气体和碳质飞散物的非氧化性的废气与水或水溶液接触而对所述废气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烧成工序包括:连续地供给所述碳前体并进行烧成,连续地排出所生成的所述碳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烧成工序包括:从所述碳质材料的排出侧导入非氧化性气体,并且通过排气单元来吸引所述废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烧成工序包括:将排气单元的吸引口设于所述碳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部直弘小松真友三轮浩司上野功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吴羽月岛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