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14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1
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控温系统。具体涉及湿膜蒸发冷却控温系统。它拓展湿膜技术在降温方面的功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它包括壳体、引风机和封闭门,壳体为筒形,壳体的前端端口上设置封闭门,引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后端端口上并且引风机的排风口朝向壳体外,它还包括多块湿膜板、多个水位传感器、供水控制单元和多个供水管路,多块湿膜板沿筒形的壳体内腔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块湿膜板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浸传感器,每块湿膜板的上方设置有供水管路,水浸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供水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供水控制单元设置在供水管路中。把湿膜板进行分布式设置,提高了降温的效果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控温系统。具体涉及湿膜蒸发冷却控温系统。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为ZL01127955.9的《室外风混风式空气冷却机》的专利技术专利,是针对通信程控交换机房的湿膜技术的应用。在使用该技术前,数据机房常年使用专业空调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冷却、降温,存在耗电量高、空调机使用寿命短、更新和维修费用高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ZL01127955.9专利技术专利,采用了室外冷源与室内高温空气控制比例充分混合过滤加湿,在室外15℃以下时实现湿膜设备出口温度9℃~25℃度来满足机房环境温度范围要求,其中的湿膜起调整机房湿度作用。该专利技术一年中在室外温度15℃以下的季节取代机房专业空调运行,经多年使用取得了年平均功耗40%的节能效果,给通信企业带来良好节能效益。但是随着大量数据设备使用及5G的推广,机房发热量单位时间内翻倍增长,使机房在高温低湿工况下运行,这给湿膜技术带来机遇和挑战。由于现有的湿膜设备仅仅起加湿的作用,降温是依靠室外低温环境中的冷空气来混合室内空气,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当室外温度高于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它包括壳体(1)、引风机(2)和百叶窗(5),壳体(1)为筒形,壳体(1)的前端端口上设置百叶窗(5),引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后端端口上并且引风机(2)的排风口朝向壳体(1)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块湿膜板(3)、多个水位传感器(4)、供水控制单元(6)和多个供水管路(8),多块湿膜板(3)沿筒形的壳体(1)内腔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块湿膜板(3)的下方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4),每块湿膜板(3)的上方设置有供水管路(8),水位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供水控制单元(6)的信号输入端,供水控制单元(6)设置在供水管路(8)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它包括壳体(1)、引风机(2)和百叶窗(5),壳体(1)为筒形,壳体(1)的前端端口上设置百叶窗(5),引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后端端口上并且引风机(2)的排风口朝向壳体(1)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块湿膜板(3)、多个水位传感器(4)、供水控制单元(6)和多个供水管路(8),多块湿膜板(3)沿筒形的壳体(1)内腔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块湿膜板(3)的下方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4),每块湿膜板(3)的上方设置有供水管路(8),水位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供水控制单元(6)的信号输入端,供水控制单元(6)设置在供水管路(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引风机(2)的风机叶轮(22)固定在引风机(2)的电动机(21)的输出轴上,交流电源(10)通过启停控制电路(11)给电动机(21)供电,启停控制电路(11)采开关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过滤器(7),过滤器(7)设置在壳体(1)中百叶窗(5)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表面防锈的金属材料或者不锈钢;壳体(1)的内表面衬有阻燃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阻燃保温橡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膜蒸发冷却智能新风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围堰(13),围堰(13)所围合的部位上方对应着湿膜板(3),围堰(13)所围合部位的壳体(1)表面向后方倾斜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天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