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10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与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光传导模组和感光模组;感光模组与显示面板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感光模组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不重叠;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进光口,所述进光口与所述透光区相对设置,由透光区入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进光口、所述光传导模组和所述感光模组。本申请的实施例,摄像头模组的感光模组与显示面板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外界射入的第一入射光由进光口摄入至光传导模组,光传导模组将第一入射光转换后射入感光模组,整个摄像头模组取消摄像头基板,能够节省电子设备内部空间,降低整机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发展,全面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是零界全面屏一直受制于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各大厂家也都推出各种方案解决前置摄像头的放置位置,例如:屏下摄像头方案,即将前置摄像头放置在屏幕下方。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屏下摄像头方案需要屏幕有良好的透光性,且屏幕与摄像头模组的叠加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较厚,影响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下摄像头方案导致电子设备厚度较厚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光传导模组和感光模组;所述感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感光模组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不重叠;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进光口,所述进光口与所述透光区相对设置,由所述透光区入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进光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面板(1),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透光区(11);/n摄像头模组(2),所述摄像头模组(2)与所述显示面板(1)相邻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2)包括:光传导模组(22)和感光模组(23);/n所述感光模组(23)与所述显示面板(1)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感光模组(23)在所述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11)不重叠;/n所述摄像头模组(2)具有进光口(21),所述进光口(21)与所述透光区(11)相对设置,由所述透光区(11)入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进光口(21)、所述光传导模组(22)和所述感光模组(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1),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透光区(11);
摄像头模组(2),所述摄像头模组(2)与所述显示面板(1)相邻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2)包括:光传导模组(22)和感光模组(23);
所述感光模组(23)与所述显示面板(1)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感光模组(23)在所述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11)不重叠;
所述摄像头模组(2)具有进光口(21),所述进光口(21)与所述透光区(11)相对设置,由所述透光区(11)入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进光口(21)、所述光传导模组(22)和所述感光模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模组(23)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模组(23)在所述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围绕所述透光区(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导模组(22)包括:
第一反射模组(221),设置于所述进光口(21)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所述进光口(21)在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2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21)的第一反射面(2211);
第二反射模组(222),设置于所述感光模组(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所述感光模组(23)在所述第二反射模组(22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反射模组(222)的第二反射面(2221);
所述第一反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