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06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该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机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中心安装有数据终端模块,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中心设置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限位机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顶部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底部的中心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底部防护机构。通过设计专用的支撑机构、外部防护机构以及限位机构,可以对数据终端模块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且外部防护机构采用通风式的结构设计,可以辅助其进行散热,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
,具体为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
技术介绍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简称:ITS)的基础上,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大数据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交通监控以及数据传输设备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数据传输终端承担着智慧交通监控设备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但目前现有的数据传输终端结构设计存在较大的缺陷,目前很多的数据传输终端大多只是固定安装在交通路口的灯杆上,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之后很容易造成内部线路的损坏,从而降低了其实际使用寿命,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解决了目前很多的数据传输终端大多只是固定安装在交通路口的灯杆上,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之后很容易造成内部线路的损坏,从而降低了其实际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机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中心安装有数据终端模块,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中心设置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限位机构;所述数据终端模块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外部防护机构相对应的固定耳,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顶部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底部的中心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相对应的底部防护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外壁前端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均安装有与安装板相对应的固定卡箍,多个所述固定卡箍均是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外壁的后端均安装有与支撑杆相对应的锁紧螺栓。优选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箱体,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前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箱门,两个所述转动箱门前端的顶部均嵌合有钢化玻璃窗,所述防护箱体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栅格,所述防护箱体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挡板,所述防护箱体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机构相对应的第二固定螺钉。优选的,所述数据终端模块包括终端本体,所述外部防护机构的中心安装有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前端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指示灯,所述终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接线插口。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角块,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后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终端本体相对应的固定角块,多个所述固定角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终端本体相对应的橡胶防护垫。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耳均是通过自攻螺钉与外部防护机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天线,所述外部防护机构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无线信号发射天线,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天线与终端本体之间连接有连接导线。优选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底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金属防护网,所述金属防护网的中心开设有多个与接线插口相对应的穿线孔。工作原理:该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包括独立的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可以对外部防护机构3和数据终端模块4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而且其支撑高度可以通过两个支撑杆203和锁紧螺栓206进行调整,支撑机构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机构3,外部防护机构3用于对数据终端模块4的外部防护,两个转动箱门302可以对数据终端模块4起到封闭和防护的作用,而且防护箱体301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栅格304,通过开设散热栅格304,既可以对数据终端模块4起到防雨、防水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数据终端模块4的散热,外部防护机构3的中心安装有数据终端模块4,数据终端模块4承担着数据传输的作用,多个接线插口404用于与监控设备的连接,外部防护机构3的顶部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信号发射模块7,而且无线信号发射天线701与终端本体401之间连接有连接导线702,无线信号发射天线701用于终端本体401数据的无线传输。(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通过设计简单的防护结构,既可以防雨、防水、防晒,同时也不会影响其内部的数据传输终端进行散热,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其简单的安装结构也便于进行检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该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通过设计专用的支撑机构、外部防护机构以及限位机构,可以对数据终端模块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且外部防护机构采用通风式的结构设计,可以辅助其进行散热,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数据终端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部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安装底座;2、支撑机构;201、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203、支撑杆;204、固定卡箍;205、第一固定螺钉;206、锁紧螺栓;207、安装板;3、外部防护机构;301、防护箱体;302、转动箱门;303、钢化玻璃窗;304、散热栅格;305、前挡板;306、第二固定螺钉;4、数据终端模块;401、终端本体;402、显示屏;403、指示灯;404、接线插口;5、限位机构;501、固定角块;502、橡胶防护垫;6、固定耳;7、信号发射模块;701、无线信号发射天线;702、连接导线;8、底部防护机构;801、金属防护网;802、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机构(3);/n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中心安装有数据终端模块(4),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中心设置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限位机构(5);/n所述数据终端模块(4)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外部防护机构(3)相对应的固定耳(6),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顶部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信号发射模块(7);/n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底部的中心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底部防护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机构(3);
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中心安装有数据终端模块(4),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中心设置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限位机构(5);
所述数据终端模块(4)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外部防护机构(3)相对应的固定耳(6),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的顶部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信号发射模块(7);
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底部的中心安装有与数据终端模块(4)相对应的底部防护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201)和第二支撑柱(202),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01)和第二支撑柱(202),所述第一支撑柱(201)和第二支撑柱(202)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03),两个所述支撑杆(203)外壁前端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207),两个所述支撑杆(203)的外壁均安装有与安装板(207)相对应的固定卡箍(204),多个所述固定卡箍(204)均是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钉(205)与安装板(20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01)和第二支撑柱(202)外壁的后端均安装有与支撑杆(203)相对应的锁紧螺栓(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箱体(301),所述支撑机构(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防护箱体(301),所述防护箱体(301)前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箱门(302),两个所述转动箱门(302)前端的顶部均嵌合有钢化玻璃窗(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徐永利杨奎军王文静李景军张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宇公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