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无线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可调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能量传输方式,可实现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特别是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的电动汽车采用无线充电可有效支撑车辆的全程无人化操作,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电能的无线传输通过激励交变的电磁场方式实现,为获得较大的功率传输势必需要提高电磁场的强度;而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开放空间中激励电磁场能量,无线充电又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电磁兼容(EMC)问题。专利CN110126648A《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最大电流跟踪的自寻优调谐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变频控制调整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以获得最大输出电流的方法,由于变频调整会使电压、电流均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并且由于工作频率的频繁调整造成谐波的组成非常复杂,这些谐波的电磁噪声能量会通过电路连接或电磁波空间耦合形成电磁干扰,对系统自身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电磁兼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无线充电系统,能够减少环境电磁场的干扰,获得更高的效率传输和低干扰噪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无线充电系统,分为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在所述发射端(Tx)具有发射端谐振网络(4),所述发射端谐振网络(4)至少包含发射线圈(L1)以及第一电容(C1),在所述接收端(Rx)具有接收端谐振网络(7),所述接收端谐振网络(4)至少包括接收线圈(L2)以及第二电容(C2),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多个修正器件,分别为发射端修正电容(Cm1)、接收端修正电容(Cm2)、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和接收端修正电感(Lm2);/n所述发射端修正电容(Cm1)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并向所述发射端(Tx)提供可变的电容值;/n所述接收端修正电容(Cm2)与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无线充电系统,分为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在所述发射端(Tx)具有发射端谐振网络(4),所述发射端谐振网络(4)至少包含发射线圈(L1)以及第一电容(C1),在所述接收端(Rx)具有接收端谐振网络(7),所述接收端谐振网络(4)至少包括接收线圈(L2)以及第二电容(C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修正器件,分别为发射端修正电容(Cm1)、接收端修正电容(Cm2)、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和接收端修正电感(Lm2);
所述发射端修正电容(Cm1)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并向所述发射端(Tx)提供可变的电容值;
所述接收端修正电容(Cm2)与所述第二电容(C2)并联,并向所述接收端(Rx)提供可变的电容值;
所述发射端修正电感(Lm1)与所述发射线圈(L1)串联,并向所述发射端(Tx)提供可变的电感值;
所述接收端修正电感(Lm2)与所述接收线圈(L2)串联,并向所述接收端(Rx)提供可变的电感值;
所述发射端谐振网络的输入源的驱动频率、所述发射端谐振网络(4)的谐振频率、所述接收端谐振网络(7)的谐振频率,均在79kHz-90k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修正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陆钧,贺凡波,葛俊杰,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