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及供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01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及供电模块,包括:辅助负载、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和MOS管和第九电容;所述辅助负载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一路输出电压及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相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受电设备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一延时导通电路相连接以进行延时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九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极轻载条件下启动时输出电压可能出现的过冲,避免对受电设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及供电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及供电模块。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多功能化,单个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规格也日益增多。多规格的输出电压逐渐被功能化和低成本化所要求。然而,在多输出规格的电压情况下,大多数工程师采用输出电压的单反馈或者双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或者通过改变变压器绕法来稳定输出电压,但往往无反馈组的输出电压在极轻载条件下启机的时候会远远高于输出规格,从而达不到设计的输出规格,对受电设备造成影响,同时具有不增加待机功耗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及供电模块,能够抑制在极轻载条件下启动时输出电压可能出现的过冲,避免对受电设备造成影响,同时具有不增加待机功耗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包括:辅助负载、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和MOS管和第九电容;所述辅助负载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一路输出电压及所述MO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负载、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和MOS管和第九电容;所述辅助负载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一路输出电压及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相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受电设备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一延时导通电路相连接以进行延时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九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负载、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和MOS管和第九电容;所述辅助负载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一路输出电压及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相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受电设备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一延时导通电路相连接以进行延时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九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与MCU控制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负载由电阻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负载包括两个或多个并联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导通电路,包括:
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一次侧的供电电源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二次侧输出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瞬间输出电压过冲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导通电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辉吴海清薛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