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室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840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腔室灭弧室,包括:第一筒体;第一动导电杆,伸入第一筒体内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动触头;第二筒体;第二动导电杆,一端伸入第二筒体内部;中间分隔件,固定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中间分隔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动触头对接导电或断开的第一静触头,还设有与第二动导电杆导电连接或断开的导电连接结构;中间分隔件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隔开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真空腔室;使用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先断开,实现双腔室灭弧室的开断,之后第二动导电杆和导电连接结构断开,实现双腔室灭弧室的隔离。有益效果:避免两个腔室中同时产生电弧,进而避免两个腔室中相应的导电连接部件同时承受电弧烧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室灭弧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配电开关设备用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室灭弧室。
技术介绍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大多为单断口结构,单断口可以作为开断断口,也可作为隔离断口,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存在隔离状态不明显的问题。因此,一般会在灭弧室外部增加单独的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定位为根据特殊要求在分闸位只提供隔离距离的一种机械操纵装置,目前隔离开关通常被要求具有可见隔离断口以保证隔离可靠性,但配网开关设备不断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这种隔离开关设备体积大、可靠性低等缺点日益显著。此外,申请公布号为CN10319897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断口结构的真空泡(即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外壳,外壳由上筒体(即第一筒体)、固定在第一筒体上端的上封头(即第一端盖)、下筒体(即第二筒体)、固定在第二筒体下端的下封头(即第二端盖)构成,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固定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安装有静触头。第一端盖上固定有上衬套(即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套内滑动安装有上动触头连接杆(即第一动导电杆),第一动导电杆的底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室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端盖;/n第一动导电杆,安装在第一端盖上,第一动导电杆伸入第一筒体内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动触头;/n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端盖;/n第二动导电杆,安装在第二端盖上,第二动导电杆的一端伸入第二筒体内部;/n中间分隔件,固定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中间分隔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动触头对接导电或断开的第一静触头,中间分隔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动导电杆导电连接或断开的导电连接结构;/n其中,中间分隔件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隔开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真空腔室;/n使用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首先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室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端盖;
第一动导电杆,安装在第一端盖上,第一动导电杆伸入第一筒体内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动触头;
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端盖;
第二动导电杆,安装在第二端盖上,第二动导电杆的一端伸入第二筒体内部;
中间分隔件,固定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中间分隔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动触头对接导电或断开的第一静触头,中间分隔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动导电杆导电连接或断开的导电连接结构;
其中,中间分隔件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隔开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真空腔室;
使用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首先断开,实现双腔室灭弧室的开断,之后第二动导电杆和导电连接结构断开,实现双腔室灭弧室的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室灭弧室,其特征在于,中间分隔件包括静导电杆,所述第一静触头固定在静导电杆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室灭弧室,其特征在于,中间分隔件上设有通孔,中间分隔件包括固定在通孔中的导电套,所述静导电杆固定在导电套的内孔中,第二动导电杆与导电套插接导电配合,第二腔室为用于充入一定压力惰性气体的充气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室灭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大翠亓春伟李小钊刘畅刘世柏薛从军赵芳帅李锟张杨王宇浩海俊超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