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75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在电缆本体的两端增设对接部,使对接部与设置在连接头上的容置槽插接配合,抵接板翻转,定位板抵触于抵接槽槽底,利用锁合组件将定位板上锁固定,由此抵接板固定,抵接板会抵紧固定于对接部表面,如此使电缆本体的端部插入安装在连接头上,简单方便;当需要将电缆本体的端部从连接头中拆卸,解锁锁合组件,反向翻转抵接板,使对接部从容置槽中拔出即可,如此操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便于插拔,不易损坏电缆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插拔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
技术介绍
FFC柔性扁平电缆,简称排线,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等优点。FFC广泛用于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汽车、医疗器械、DVD、电视、MP3、光碟机中联接用、摄像机等产品,主要起信号传输的桥梁作用,并可匹配套相应的连接。现有的技术中,FFC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铜线、分别设于多条铜线相对的两侧的绝缘层,且绝缘层沿铜线的长度方向分布。FFC柔性扁平电缆的端部均设置有对接部,FFC柔性扁平电缆的端部通过连接器使对接部与电气设备的金手指连接。FFC柔性扁平电缆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与连接器连接,这种方式在FFC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过程中,一旦连接器和FFC柔性电缆的端部固定连接就较难拆卸,如此使生产效率低,且产生的不良品较多,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其具有方便插拔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以及设置于电缆本体(1)两端的连接头(2),所述电缆本体(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金手指对应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上设置有供所述电缆本体(1)的端部插入的容置槽(3),且所述容置槽(3)自所述连接头(2)的一侧表面沿所述连接头(2)的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容置槽(3)上设置有与所述对接部位置对应的开口(10),且所述开口(10)供所述对接部与外部设备的金手指连接,所述连接头(2)上设置有抵接板(11),所述容置槽(3)靠近所述对接部的一槽壁贯穿设置有供所述抵接板(11)容置的抵接槽(25),且所述抵接槽(25)位于所述开口(10)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以及设置于电缆本体(1)两端的连接头(2),所述电缆本体(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金手指对应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上设置有供所述电缆本体(1)的端部插入的容置槽(3),且所述容置槽(3)自所述连接头(2)的一侧表面沿所述连接头(2)的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容置槽(3)上设置有与所述对接部位置对应的开口(10),且所述开口(10)供所述对接部与外部设备的金手指连接,所述连接头(2)上设置有抵接板(11),所述容置槽(3)靠近所述对接部的一槽壁贯穿设置有供所述抵接板(11)容置的抵接槽(25),且所述抵接槽(25)位于所述开口(10)的一侧,所述抵接板(11)转动承载于所述抵接槽(25)内,所述抵接板(11)朝向所述抵接槽(2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2),所述电缆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穿孔(13),且两个所述穿孔(13)分别位于所述电缆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抵接板(11)上设置两块第一弹性卡块(14),所述容置槽(3)槽底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块(14)对应的第一卡孔(15),当所述抵接板(11)翻转且抵触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端部表面时,所述限位杆(12)穿过所述穿孔(13)且抵触于所述容置槽(3)背离所述对接部的一槽壁,所述抵接板(11)与所述抵接槽(25)之间设置有用于上锁和解锁所述抵接板(11)的锁合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为第一弹性卡块(14),所述第一弹性卡块(14)连接于所述抵接板(11)靠近所述开口(10)的一侧表面,所述抵接槽(25)内设置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块(14)对应的第一卡孔(15),当所述抵接板(11)翻转且抵触于所述支撑杆(16)时,所述第一弹性卡块(1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孔(15)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插拔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上设置有限位凸条(24),且所述限位凸条(24)位于所述容置槽(3)靠近所述对接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伟李涛匡美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