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67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风机起动器中手柄直接裸露在防爆外壳表面,存在手柄容易受外力误操作导致影响生产甚至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具有容纳手柄的内部空间;悬挂结构,与防护罩连接,用于悬挂在起动器外壳表面的凸出结构上,使防护罩吊装在悬挂件上且将手柄扣在内部;操作口,设置在防护罩上,连通内外两侧,供操作人员伸入后操作手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内,煤矿中配置有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的风机,以及向风机中主风扇、备用风扇供电的起动器。授权公告号为CN2383259Y,授权公告日为2000.06.1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现有大多数风机起动器所采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风机起动器包括防爆外壳,防爆外壳包括壳体01和铰接在壳体上的端盖02,壳体01与端盖02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布置有开关。在壳体01的上方设置有隔爆接线箱03,隔爆接线箱内03布置有接线端子,供连接电源、负荷、控制回路电缆之用,隔爆接线箱03的侧面设有呈筒状结构的进出电缆喇叭口04。在进出电缆喇叭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换向开关操作手柄05,且在壳体01的端盖02与隔离换向开关操作手柄05之间布置有闭锁螺栓06,闭锁螺栓06作为隔离换向开关操作手柄05与端盖02之间的联锁机构,当隔离换向开关闭合时,端盖02不能打开,只有在隔离换向开关断开后,端盖02才能打开。现有的风机起动器中,隔离换向开关操作手柄直接裸露在防爆外壳的表面,存在着手柄受到外力推动而造成误合闸或误分闸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风机中主风扇、备用风扇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地下煤矿的正常生产,甚至危害工作面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风机起动器中手柄直接裸露在防爆外壳表面,存在手柄容易受外力误操作导致影响生产甚至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具有容纳手柄的内部空间;悬挂结构,与防护罩连接,用于悬挂在起动器外壳表面的凸出结构上,使防护罩吊装在悬挂件上且将手柄扣在内部;操作口,设置在防护罩上,连通内外两侧,供操作人员伸入后操作手柄。其有益效果在于:手柄防护装置中的悬挂结构能够悬挂在起动器外壳的凸出结构处,起动器上无需设置专门与手柄防护装置配合的固定结构,提高了手柄防护装置的适用性,并且悬挂结构能与风机起动器的配合关系简单,便于拆装;同时,防护罩吊装在悬挂结构上能够扣在起动器外壳上,对手柄的外侧形成防护结构,避免外力误触手柄,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防护罩上的操作口来带动手柄动作,并不影响风机起动器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手柄受外力误触而导致手柄误操作而影响风机起动器正常工作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包括在使用时与起动器外壳正对的正向防护部分,与正向防护部分的左右两侧相接的侧向防护部分,以及与正向防护部分、侧向防护部分的上边缘相接的顶部防护部分;正向防护部分的下边缘与侧向防护部分的下边缘围成操作口。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操作口布置在防护罩上使用时的底部位置,外力难以通过防护罩底部的操作口而影响防护罩内手柄,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保护手柄免受外力误触。进一步的,防护罩的侧向防护部分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与手柄联锁的联锁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防护罩上设置避让结构,用于避让联锁机构,防护罩将联锁机构围在防护罩内部空间之外或是仅包围联锁机构的一部分,能够降低防护罩的尺寸,便于加工以及便于与风机起动器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悬挂结构与防护罩的顶部防护部分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悬挂结构与防护罩的连接位置位于防护罩的顶部,能够减少悬挂结构的悬伸长度,精简手柄防护装置的结构,同时能够使悬挂结构具有更多的余量去适配不同尺寸的凸出结构,有利于提高手柄防护装置的适用性。进一步的,悬挂结构为用于套挂在起动器接线端子上的柔性绳索或柔性条,防护罩的顶部防护部分上设置有成对的耳板,悬挂结构穿设在耳板的穿孔中以与防护罩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成对的耳板与作为悬挂结构的柔性绳索或柔性条配合,结构简单,同时连接关系稳定可靠,便于现场装配。进一步的,顶部防护部分上设有与起动器接线端子在左右方向上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防护罩的顶部防护部分上设置限位结构,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在安装手柄防护装置时快速确定手柄防护装置与起动器外壳的位置,保证手柄防护装置处于准确的位置,提高了装配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左右相对的耳板,用于将接线端子卡在之间位置,悬挂结构为用于套挂在起动器接线端子上的柔性绳索或柔性条,耳板上设有穿孔,以供悬挂结构穿过而与防护罩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耳板来将起动器端子卡在之间的位置,结构比较简单,同时又利用耳板来与柔性绳索或柔性条配合以吊装防护罩,能够减少手柄防护装置中零部件的设置,简化手柄防护装置整体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为矩形壳体,由板体连接而成。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由板体相连而成的矩形壳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进一步的,悬挂结构为柔性绳索或柔性条。其有益效果在于:悬挂结构为可形变的柔性绳索或柔性条,能够适配不同外形的凸出结构,使悬挂结构与凸出结构接触更加充分,保证手柄防护装置与起动器外壳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悬挂结构为尺寸可调的金属扎带。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金属扎带,金属扎带的强度高,能够保证悬挂结构与防护罩、起动器外壳的连接强度;同时金属扎带尺寸可调,能够使悬挂结构适配更多尺寸的凸出结构,提高手柄防护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风机起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实施例1与与风机起动器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手柄防护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2中手柄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2中手柄防护装置的左视图;图中:01-壳体;02-端盖;03-隔爆接线箱;04-进出电缆喇叭口;05-隔离换向开关操作手柄;06-闭锁螺栓;10-防护罩;11-正向防护板;12-顶部防护板;13-侧向防护板;131-避让槽;14-耳板;141-穿孔;20-悬挂结构;30-风机起动器;31-柜门;32-手柄;33-闭锁螺栓;34-起动器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护罩,具有容纳手柄的内部空间;/n悬挂结构,与防护罩连接,用于悬挂在起动器外壳表面的凸出结构上,使防护罩吊装在悬挂件上且将手柄扣在内部;/n操作口,设置在防护罩上,连通内外两侧,供操作人员伸入后操作手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罩,具有容纳手柄的内部空间;
悬挂结构,与防护罩连接,用于悬挂在起动器外壳表面的凸出结构上,使防护罩吊装在悬挂件上且将手柄扣在内部;
操作口,设置在防护罩上,连通内外两侧,供操作人员伸入后操作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在使用时与起动器外壳正对的正向防护部分,与正向防护部分的左右两侧相接的侧向防护部分,以及与正向防护部分、侧向防护部分的上边缘相接的顶部防护部分;正向防护部分的下边缘与侧向防护部分的下边缘围成操作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罩的侧向防护部分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与手柄联锁的联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挂结构与防护罩的顶部防护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机起动器的手柄防护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栋李超陆继旺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