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55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伪识别装置领域,特别是涉一种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包括感应模组、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无线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感应处理器、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电池模块;所述壳体开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摄像头对应设置于所述感应窗口;所述感应处理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应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和电池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操作简单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
本技术涉及防伪识别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
技术介绍
隐形防伪在保持表面画面原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码科技,把防伪信息隐藏在各种视觉画面中防伪标识、图像可通过特制的检验片显示,再通过专门的识别器读取商品隐形编码数据,显示真伪、种类和地区等信息,完成商品的真伪鉴别。该类隐形防伪具有极强的防伪性、保密性和伪装性,隐藏防伪广泛用于各种各样需要防伪、保密和伪装的领域。现有的识别仪器体积大,重量重,不易携带,操作复杂性,使用不便,使得这项技术无法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操作简单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包括感应模组、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无线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感应处理器、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电池模块;所述壳体开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摄像头对应设置于所述感应窗口;所述感应处理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应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和电池模块。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感应模组还设置有开关按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开关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智能终端模组设置为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智能终端模组设置为带有WiFi功能的平板电脑。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数据通讯模块设置为无线收发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相连。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池模块为可充电式锂电池。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可充电式锂电池的容量为3100~3500mAh。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一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且所述电池模块通过导线于充电接口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操作简单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通过打开感应模组的开关按钮,感应模组搜索智能终端模组的无线信号,连接智能终端模组和感应模组,使用感应模组上的摄像头扫描印制在产品上的隐形防伪内容,使用智能终端上查看隐形数据,并可通过在智能终端上截图等方式将隐形数据传送至云端进行数据验证或其他用途,有效提高查阅速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的实施例一的内部模块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例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包括感应模组10、智能终端模组20,感应模组10无线连接于智能终端模组20;感应模组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电池模块16;壳体11开设有感应窗口17;摄像头14对应设置于感应窗口17;感应处理器13固定于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分别电性连接于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感应模组10还设置有开关按钮18。开关按钮18与电路板12电连接。壳体11一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19,且电池模块16通过导线于充电接口19相连接。数据通讯模块15设置为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相连。无线收发器通过WiFi网络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形成数据传输,一方面接收感应处理器13指令,另一方面发送隐形数据到智能终端模组20。电池模块16为可充电式锂电池。可充电式锂电池的容量为3100~3500mAh。智能终端模组20设置为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或带有WiFi功能的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操作简单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通过打开感应模组10的开关按钮18,感应模组10搜索智能终端模组20的无线信号,连接智能终端模组20和感应模组10,使用感应模组10上的摄像头14扫描印制在产品上的隐形防伪内容,使用智能终端上查看隐形数据,并可通过在智能终端上截图等方式将隐形数据传送至云端进行数据验证或其他用途,有效提高查阅速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包括感应模组10、智能终端模组20a,感应模组10无线连接于智能终端模组20a;感应模组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电池模块16;壳体11开设有感应窗口17;摄像头14对应设置于感应窗口17;感应处理器13固定于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分别电性连接于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感应模组10还设置有开关按钮18。开关按钮18与电路板12电连接。壳体11一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19,且电池模块16通过导线于充电接口19相连接。数据通讯模块15设置为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a相连。无线收发器通过WiFi网络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a形成数据传输,一方面接收感应处理器13指令,另一方面发送隐形数据到智能终端模组20a。电池模块16为可充电式锂电池。可充电式锂电池的容量为3100~3500mAh。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智能终端模组20的不同之处在于,智能终端模组20a设置为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包括感应模组10、智能终端模组20b,感应模组10无线连接于智能终端模组20b;感应模组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电池模块16;壳体11开设有感应窗口17;摄像头14对应设置于感应窗口17;感应处理器13固定于电路板12;感应处理器13分别电性连接于摄像头14、数据通讯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感应模组10还设置有开关按钮18。开关按钮18与电路板12电连接。壳体11一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19,且电池模块16通过导线于充电接口19相连接。数据通讯模块15设置为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b相连。无线收发器通过WiFi网络信号与智能终端模组20b形成数据传输,一方面接收感应处理器13指令,另一方面发送隐形数据到智能终端模组20b。电池模块16为可充电式锂电池。可充电式锂电池的容量为3100~3500mAh。在本实施例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组、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无线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感应处理器、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电池模块;所述壳体开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摄像头对应设置于所述感应窗口;所述感应处理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应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和电池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组、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无线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模组;所述感应模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感应处理器、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电池模块;所述壳体开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摄像头对应设置于所述感应窗口;所述感应处理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应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数据通讯模块和电池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还设置有开关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超隐形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模组设置为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泽林莫浩昌刘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