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47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震源车,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重锤,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驱使重锤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包括与底盘滑动连接的刮泥板,所述底盘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刮泥板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滑动配合的连接套,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重锤上的泥土进行清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源车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震源车。
技术介绍
在进行工程物探、石油勘探、地址调查和地质结构等浅地层的物理勘探的过程中,通常都采用模拟地震震源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震源车是利用机械连续震动激发产生地震波,利用相关技术,使连续震动信号变为脉冲信号,从而获得地下各层的反射,通过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而获取地质构造、物理特性的勘探手段。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95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震源车,其包括车辆底盘和安装于车辆底盘的震源产生装置,震源产生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固定于车辆底盘上,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传动连接有卷筒,卷筒可转动地设置于述减速器上,车辆底盘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有定滑轮,卷筒上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定滑轮连接有重锤。使用时,离合器结合,动力装置带动卷筒转动,卷筒对钢丝绳收线,并使得钢丝绳带动重锤向上运动,当所述重锤运动至需要的高度时,工作人员操作离合器分离,重锤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锤击地面,产生震源冲击。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时,若土地较为潮湿,重锤在锤击地面时泥土会附着在重锤上,并且在不断锤击过程中,重锤上的泥土会不断累积压实,形成较厚的泥土层,使重锤在下降的过程中提前与地面接触,减小了重锤对地面的冲击力,需要工作人员进入底盘下对泥土进行清理,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震源车,具有便于对重锤上的泥土进行清理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震源车,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重锤,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驱使重锤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包括与底盘滑动连接的刮泥板,所述底盘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刮泥板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滑动配合的连接套,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重锤底面附着有较多泥土时,通过电机驱动往复丝杆旋转,往复丝杆带动连接套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刮泥板移动,刮泥板板将重锤底面的泥土挂掉,无需工作人员进入到底盘下进行清理,清理操作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丝杆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和丝杆分别位于刮泥板的两端,刮泥板均滑杆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能够对刮泥板起到导向作用,在重锤上的泥土结块,硬度较大时,刮刀不会发生变形,能够将结块的泥土刮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上设置刮泥环,所述重锤升降过程中,重锤侧壁与刮泥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锤升降过程中,刮泥环能够将重锤侧面的泥土挂掉,无需驱动装置,使重锤上的泥土被更加全面的清理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刮刀,两所述刮刀呈V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泥板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两组刮刀都能够对重锤底面的泥土进行刮除,清理效果更好,刮刀呈倾斜设置,在刮除结块的泥土时能够抵紧在重锤底面,不易发生形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泥板上开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插槽,两所述刮刀分别插接在两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使用后,刮刀磨损较为严重时,能够将刮刀从插槽内拔出进行更换,同时能够延长刮泥装置的使用寿命,无需更换整个刮刀,更换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重锤连接,所述底盘上设置液压泵站,液压泵站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站驱使液压缸伸缩,进而使重锤上下移动,液压传动运动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驱使重锤多次冲击地面,便于对地震波信号的收集,同时液压传动的稳定性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与重锤之间设置有缓冲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锤撞击地面时,会产生极大地反作用力,若直接作用在液压缸上,易对液压缸造成损害,使液压缸和油管发生漏油,缓冲件能够减弱液压缸受到的冲击力,对液压缸起到了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件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滑动连接有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套内设置有与支撑块底面抵接的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锤与地面碰撞发生震动时,压缩弹簧能够对重锤的震动进行缓冲,支撑块在支撑套内滑动;在提升重锤时,液压缸通过支撑块带动支撑套和重锤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刮泥装置,能够通过电机驱使刮泥板往复移动对重锤底面的泥土进行刮除,无需工作人员进入底盘下方,清理泥土较为方便;2.通过在刮泥板上开设两组插槽,并在插槽内插接刮刀,在刮刀磨损较为严重时,能够将刮刀拔出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刮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刮泥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保护套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底盘;2、重锤;3、驱动机构;31、液压缸;32、液压泵站;4、刮泥装置;41、刮泥板;42、连接套;43、滑杆;44、支撑杆一;45、往复丝杆;46、支撑杆二;47、电机;5、缓冲件;51、支撑套;52、压缩弹簧;53、支撑块;6、导向杆;7、导向套;8、插槽;9、刮刀;10、保护套;11、刮泥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震源车,包括底盘1,底盘1上转动连接有四组车轮,底盘1下方设置有重锤2,底盘1上表面设置有驱使重锤2升降的驱动机构3,底盘1下表面设置有刮泥装置4。驱动机构3包括垂直固定在底盘1上表面的液压缸31,液压缸31的活塞杆穿过底盘1连接有缓冲件5,缓冲件5与重锤2固定连接,底盘1上表面固定有液压泵站32,液压泵站32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31连接,通过液压泵站32驱使液压缸31伸缩,进而带动重锤2升降。底板上滑动穿设有四组导向杆6,导向杆6与底盘1垂直设置,四组导向杆6的底端分别与重锤2的四角固定连接,四组导向杆6的顶端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重锤2升降过程中,导向杆6随之同步升降,使重锤2能够保持平稳,不会发生倾斜。为了避免重锤2受力不均时导向杆6发生弯曲,底盘1地面固定有四组一导向杆6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套7,四组导向杆6分别滑动插接在导向套7内,增大导向杆6的受力面积,以增大导向杆6的受力面积。底盘1下表面设置有环绕重锤2的保护套10,保护套10远离底盘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泥环11,重锤2升降过程中,重锤2侧壁与刮泥环11抵接,使重锤2四周的泥土被刮除。参照图3,刮泥装置4包括设置在底盘1下方的刮泥板41,刮泥板41有端滑动穿设有滑杆43,滑杆43与刮泥板41垂直设置,滑杆43两端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44,支撑杆一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源车,包括底盘(1)和设置在底盘(1)上的重锤(2),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驱使重锤(2)升降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刮泥装置(4),所述刮泥装置(4)包括与底盘(1)滑动连接的刮泥板(41),所述底盘(1)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45),所述刮泥板(41)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45)滑动配合的连接套(42),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电机(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源车,包括底盘(1)和设置在底盘(1)上的重锤(2),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驱使重锤(2)升降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刮泥装置(4),所述刮泥装置(4)包括与底盘(1)滑动连接的刮泥板(41),所述底盘(1)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45),所述刮泥板(41)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45)滑动配合的连接套(42),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电机(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与丝杆平行的滑杆(43),所述滑杆(43)和丝杆分别位于刮泥板(41)的两端,刮泥板(41)均滑杆(4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置刮泥环(11),所述重锤(2)升降过程中,重锤(2)侧壁与刮泥环(1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震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艺清欧阳武归浩杰曾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