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45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图像进行分割时存在的分割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基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分割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语义分割(SemanticSegmentation)是图像领域的关键技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人工借助labelme、labelimg等工具在图像上框选出对象所在的图像区域,以从图像中分割出该对象,便于后续标记该对象在计算机视觉深度训练中的具体含义。然而,通过人工框选对象的方式可能无法准确定位各对象的轮廓点,尤其是在图像中包含多个对象且这些对象之间相互重叠覆盖时,致使框选出的对象所在的图像区域与其真实图像区域之间存在误差,从而得到的分割结果不准确,最终导致各对象的标注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图像进行分割时存在的分割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基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边界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面元素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道路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对所述道路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特征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特征信息对所述道路图像进行分析,以识别出所述道路图像中的路面元素。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分割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边界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面元素识别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的道路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对所述道路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特征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特征信息对所述道路图像进行分析,以识别出所述道路图像中的路面元素。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各个目标区域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边界之间交点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根据交点的位置信息和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可以在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相互重叠覆盖时,确保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重合区域的数据一致,进而可以准确分割出待处理图像中的各对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框选对象的方式,准确率和效率更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分割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分割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修正后的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双向链表的示意图;图5B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二双向链表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分割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路面元素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分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路面元素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分割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S102,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具体来说,可将待处理图像加载至预置的编辑界面中,使得用户可在该编辑界面中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编辑操作,比如通过点击各个对象的大致轮廓以初步框选出各对象大致所在的区域。由此,通过获取到点击操作的位置信息(如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坐标)可以确定各个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一步通过对各个对象所在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可得到表征各对象所在区域的目标区域。其中,多边形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其他任意由多条边构成的不规则的、封闭图形。S104,基于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点的位置信息是指用于指示顶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的信息,例如,顶点的位置信息可以例如包括顶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坐标。交点的位置信息是指用于指示交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的信息,例如,交点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交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坐标、交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n基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n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目标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为分别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在区域的轮廓线进行多边形近似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的边界之间的交点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交点分别在各个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界中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包括:
基于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中确定基准目标区域;
以所述基准目标区域的任一顶点作为起点,重复执行遍历操作,直到遍历到的最后一个点与该顶点相同,以获取并记录入点、与所述入点对应的出点以及位于所述入点与所述出点之间的点;
基于所述入点、与所述入点对应的出点以及位于所述入点与所述出点之间的点各自的位置信息及记录顺序,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所述两个不同的对象;
其中,所述遍历操作包括:
沿所述基准目标区域的边界,查找并记录在指定方向上位于当前的起点之后的点,直到查找到的点为交点,并将该交点作为入点;
沿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基准目标区域以外的另一目标区域的边界,查找并记录在所述指定方向上位于所述入点之后的点,直到查找到的点为交点;
若查找的交点与所述入点不同,则重复执行上述沿所述基准目标区域的边界,查找并记录在指定方向上位于当前的起点之后的点至沿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基准目标区域以外的另一目标区域的边界,查找并记录在所述指定方向上位于所述入点之后的点的步骤,直到查找到的点与所述入点相同;
将上一次查找到的交点作为与所述入点对应的出点,并将所述出点作为新的起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包括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逻辑关系,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中确定基准目标区域,包括:
在所述逻辑关系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覆盖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确定为基准目标区域;
在所述逻辑关系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覆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确定为基准目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点的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交点与各个所述目标区域的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以所述基准目标区域的任一顶点作为起点,重复执行遍历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交点与各个所述目标区域的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建立各个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双向链表,其中,所述双向链表中的节点用于标识所述交点或所述目标区域的顶点;
以所述基准目标区域的任一顶点作为起点,重复执行遍历操作,直到遍历到的最后一个点与该顶点相同,包括:
以所述基准目标区域对应的双向链表中任一节点作为初始的起点,重复执行遍历操作,直到遍历到的最后一个节点与所述初始的起点相同;
所述遍历操作包括:
沿所述基准目标区域对应的双向链表的流向,查找并记录位于当前的起点之后的节点,直到查找到的节点同时存在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对应的双向链表中,并将该节点作为入点;
沿另一目标区域对应的双向链表的流向,查找并记录位于所述入点之后的节点,直到查找到的节点同时存在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对应的双向链表中;
沿所述基准目标区域对应的双向链表的流向,查找并记录位于该节点之前的节点,直到查找到的节点同时存在于所述两个目标区域各自对应的双向链表中;
若查找到的节点与所述入点不同,则重复执行上述沿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