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3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属于取样检测设备领域。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取泥样机构、取水样机构和牵引件。取泥样机构安装于取样管的底端,取水样机构安装于取样管内。牵引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取样管内,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牵引件,对牵引件进行牵引能够同时驱动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动作。采用这种结构的取样装置,通过牵引件同时驱动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以使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能够同时动作,从而实现了取样装置同时采集泥样和水样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装置
本申请涉及取样检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天然河流受气象、水文以及河道地形等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断面及不同深度的水温、水质及含沙量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底泥土质特性与水体内物质特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及水文与水资源研究领域技术指标的精细化及数据的多元化要求,需要分层采集水样并同时获取水样和底泥样品,以确定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时空分布状况。但是现有的设备通常一次只能采集一个固定水深的水样,且需要单独采集水样或泥样,设备使用繁琐,使得野外工作时间增长,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样装置,以改善现有的取样设备无法实现同时采集水样和泥样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取泥样机构、取水样机构和牵引件;所述取泥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的底端;所述取水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牵引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所述牵引件,牵引所述牵引件能够同时驱动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动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样装置设置有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且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均安装于取样管,通过可移动地设置在取样管内的牵引件同时对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进行驱动,以使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能够同时动作,从而实现了取样装置同时采集泥样和水样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物力。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样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杆、牵引把手和第一锁紧件;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所述牵引杆;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可释放地将所述牵引杆和所述牵引把手锁紧;当所述第一锁紧件将所述牵引杆和所述牵引把手释放时,所述牵引把手能够相对所述牵引杆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牵引把手可移动地设置于牵引杆,第一锁紧件用于将牵引把手和牵引杆锁紧或释放,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了牵引件的可伸缩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具有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牵引杆穿出的孔道;所述牵引把手位于所述取样管的外部,所述牵引把手具有用于与所述顶端面抵靠的抵靠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牵引把手拉动牵引杆能够驱动取泥样机构和取水样机构进行取样,在取样完成后,通过第一锁紧件将牵引把手和牵引杆进行释放,以使牵引把手能够相对牵引杆移动,进而使得牵引把手的抵靠面能够抵靠于取样管的顶端面,然后通过第一锁紧件将牵引把手和牵引杆进行锁紧,从而实现了牵引件的自锁功能,避免了在移动取样装置的过程中牵引件与取样管产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和第二锁紧件;所述取泥样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底端,所述取水样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节内;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可释放地将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锁紧;当所述第二锁紧件将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释放时,所述第二管节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管节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管节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管节,第二锁紧件用于将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锁紧或释放,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了取样管的可伸缩功能,从而使得取样管能够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取样点,提高了取样装置取样的多样性。进一步地,所述取泥样机构包括多个取样叶片和多个连接杆;所述取样叶片铰接于所述取样管的底端,多个所述取样叶片用于配合抓取泥样;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取样叶片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取样叶片,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牵引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牵引件上铰接有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分别再与对应的取样叶片进行铰接,且每个取样叶片的端部铰接于取样管的底端,通过拉动牵引件能够驱动取样叶片相对取样管转动,以实现多个取样叶片对泥样进行配合抓取,从而实现了取泥样机构的取泥样功能,这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取样叶片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取样管的底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这种结构对泥样进行采集,防止多个取样叶片因分布不均衡而导致多个取样叶片在对泥样进行配合抓取时产生配合间隙,使得泥样从间隙中滑出。进一步地,所述取水样机构包括储水容器和活塞杆;所述储水容器固定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储水容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内,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储水容器移动,以将水样从所述进水孔引入所述储水容器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储水容器内,出水容器开设有进水孔,通过拉动牵引件能够驱动活塞杆在储水容器内移动,使得储水容器内形成真空腔,从而在存在压强差的情况下将水样从进水孔引入到储水容器内,实现水样的采集,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取水样机构中的水样取出的取样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取出储水容器内的水样时,设置在取水瓶上的软管能够通过取样口进入到取样管内,以实现软管与进水孔的对接,从而保证了水样能够从储水容器内顺利地被取出,以满足试验所需。进一步地,所述取水样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取水样机构沿所述取样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取样管内安装多个取水样机构,且多个取水样机构沿取样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以使取样装置能够同时对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采集,从而实现了取样装置的分层取水样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取样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取样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取样装置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取样装置;10-取样管;11-顶端面;12-第一管节;13-第二管节;131-管本体;132-端部;14-第二锁紧件;15-取样口;20-取泥样机构;21-取样叶片;22-连接件;30-取水样机构;31-储水容器;311-进水孔;32-活塞杆;321-拉杆;322-橡胶活塞;40-牵引件;41-牵引杆;42-牵引把手;421-套筒部;422-手持部;423-抵靠面;43-第一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取样管;/n取泥样机构,所述取泥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的底端;/n取水样机构,所述取水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内;以及/n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所述牵引件,牵引所述牵引件能够同时驱动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样管;
取泥样机构,所述取泥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的底端;
取水样机构,所述取水样机构安装于所述取样管内;以及
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所述牵引件,牵引所述牵引件能够同时驱动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杆、牵引把手和第一锁紧件;
所述取泥样机构和所述取水样机构均连接于所述牵引杆;
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可释放地将所述牵引杆和所述牵引把手锁紧;
当所述第一锁紧件将所述牵引杆和所述牵引把手释放时,所述牵引把手能够相对所述牵引杆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具有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牵引杆穿出的孔道;
所述牵引把手位于所述取样管的外部,所述牵引把手具有用于与所述顶端面抵靠的抵靠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和第二锁紧件;
所述取泥样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底端,所述取水样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节内;
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可释放地将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水霞王文君尹瑞平徐冰吴英杰全强陈晓俊周泉成尹航李玮张伟杰郭建英李锦荣王健刘铁军徐晓民张铁钢田秀民梁文涛赵紫洋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