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23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任一结构模型构建母题,根据知识点、题型的需要,自动、智能变参,生成固定参数题目或变参题目,适用于力学类课程的题库建设,实现了题库建设过程中的人机图形交互,根据知识点和题型要求进行自动题干填充,可方便生成各类主观题和客观题,操作过程极简化,有效减少老师出题、建库的工作量,还能够充分保证所形成题目的正确性和可求解性。题目数据为纯文本格式,占用存储空间小,生成的题目中,题干、图形均自动匹配,可方便应用于各类文档格式或网络存储、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教学
,尤其涉及应用于高等教育中《结构力学》课程教学领域的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在线教学模式,对练习题、考核考试题皆有大量需求。由于力学的课程特点,绝大多数题目都需配上对应的计算简图,教师需要设计题目、绘制简图、给出完整计算过程并提供正确答案,因此,建设习题试题库,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目前的题库建设方式仍是一题一建。采用以上方式建库,有以下局限:1、题目容量有限,建设、修改、更新和扩充难度大;2、题目和参考答案的校核,只能以人工方式完成,容易产生错误;3、对于题目中存在一题多解时,参考答案无法穷尽所有可能解题途径;4、传统题库图文混编,存贮空间需求大,文本与图形信息独立,只能以固定格式识别,多平台使用时则需要重新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构建参数变化前的基础结构模型作为母题模型;/n获取对所述母题模型设定的知识点信息和可变参数信息;/n基于所述知识点信息和所述可变参数信息对所述母题模型进行变参效果模拟得到变参模型;/n获取题型设置信息;/n基于所述题型设置信息和所述变参模型生成变参题目;/n将所述变参题目插入题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参数变化前的基础结构模型作为母题模型;
获取对所述母题模型设定的知识点信息和可变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知识点信息和所述可变参数信息对所述母题模型进行变参效果模拟得到变参模型;
获取题型设置信息;
基于所述题型设置信息和所述变参模型生成变参题目;
将所述变参题目插入题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知识点信息和所述可变参数信息对所述母题模型进行变参效果模拟得到变参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知识点信息和所述可变参数信息,利用随机函数从所述母题模型对应的可变参数范围内随机生成或随机抽取一组参数;
基于抽取的所述参数对所述母题模型进行变参处理得到变参后的母题模型;
利用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所述变参后的母题模型对应的结构进行几何分析和/或受力分析,若分析结果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变参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分析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利用随机函数从所述母题模型对应的可变参数范围内随机生成或随机抽取一组参数,直到通过所抽取的参数对所述母题模型进行变参处理得到变参后的母题模型对应的结构,在利用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所述变参后的母题模型对应的结构进行几何分析和/或受力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满足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变参题目插入题库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变参题目对应的变参模式信息,其中,所述变参模式包括固定参数模式和智能变参模式。


5.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结构力学课程题库智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题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参数变化前的基础结构模型作为母题模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母题模型设定的知识点信息和可变参数信息;
变参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知识点信息和所述可变参数信息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名弟华建民黄乐鹏薛暄译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