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15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包括塔身和收水器,所述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塔盖,所述收水片与所述塔盖连接;所述塔盖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槽底为所述塔盖。该方形逆流冷却塔利用收水片捕集水汽的同时,吸收空气热量,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从而提高对空气的脱水效率,此外,收水片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槽的水,水从排水口流出时带走热量,使收水片维持低温,有助于加强收水片对饱和湿热空气的脱水,进一步减少白雾,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方形逆流冷却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收水效率的方形逆流冷却塔。
技术介绍
方形逆流冷却塔是一种将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散入大气的设备。冷却塔的塔身由四个围板围合形成,围板上设置有进风窗;冷却塔顶部设置塔盖,塔盖上设置有风筒,风筒内设置风机;冷却塔内设置有配水、喷溅及淋水填料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上方和风筒之间通常还设置有收水器。设备运行时,把热的循环水均匀洒在填料上,同时风机启动,将外部冷空气引入塔身内与填料接触,水被冷却。在这个过程中,塔内产生大量的细小水滴,利用收水器能够阻挡和捕集这些细小水滴,通过减少逸出风筒的水滴,减少产生的白雾,影响周围的环境。|公告号为CN20600197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除雾冷却塔,包括塔身和设置于塔身内的收水器,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以及设置在相邻两收水片之间的承插连接架,收水片上设置有阻水筋条,增大了收水片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阻止水滴在收水弧面上的涎流,避免收水器的二次漂水现象,提高收水效率和改善收水效果。上述除雾冷却塔运行时,缺陷在于,通过阻水筋条所增加的与饱和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十分有限,因此收水片所提高的收水效率也极为有限,设备运行时,若冷却水较多或者风机功率较小,均会造成用于换热的空气在排出前就已达到饱和状态,冷却塔顶部仍然会出现白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收水效率的方形逆流冷却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包括塔身和收水器,所述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塔盖,所述收水片与所述塔盖连接;所述塔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槽底为所述塔盖。上述方形逆流冷却塔中使用前,向冷却槽中注水,而后冷却水喷洒在填料上,同时风筒内风机启动,外部空气进入塔身内,向上流动,与填料上的冷却水接触,使冷却水降温,空气温湿度增加,达到饱和状态并向上流动,与收水器中的收水片接触,通过收水片对湿热空气脱水;收水片与饱和空气接触时,通过吸收空气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冷凝在收水片表面,实现空气与水的分离,从而减少从风筒排出的空气湿度,避免塔顶形成白雾;收水片吸收热量后,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槽内的水中,通过水吸收收水片热量,避免收水片升温过快而使得空气冷凝效率降低。如此,收水片阻挡水汽上升的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槽中的水,使收水片保持低温,有利于饱和热空气在收水片表面冷凝成液滴,进一步加强对空气的脱水效率,减少产生的白雾,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优选的,所述方形逆流冷却塔还包括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却槽连接。通过散热片将吸收冷却槽内的水的热量,加速水的降温,从而有助于收水片保持低温。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却槽的底面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塔身的外侧。散热片采用这种安装方式,有利于集中吸收冷却槽内底部水的热量,通过塔盖与冷却槽内底部的水进行传热,从而有助于收水片维持低温。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槽的槽底连接,所述散热片的顶部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上方。散热片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散热片与冷却槽中的水接触,并通过散热片的顶部将热量传递到外部,通过对水降温,使塔盖下方的收水片保持低温。优选的,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外周。通过将散热片设置在冷却槽的外周,扩大了冷却槽的散热面积,有助于冷却槽内的水降温,从而加速收水片降温。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倾斜设置,所述散热片的上端与所述冷却槽连接。散热片倾斜向下后,可防止散热片表面积灰,影响散热片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优选的,所述塔盖的下方设置有闭环槽,所述闭环槽的槽口向下,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于所述闭环槽内。设备在进行组装时,将塔盖与塔身的顶部连接,使塔身的顶部位于闭环槽中,对塔身顶部密封,防止设备运行时塔身顶部漏气,同时避免冷却槽与塔身相对偏移,加固冷却槽与塔身的连接。优选的,所述闭环槽与所述塔盖一体连接。通过塔盖上冲压加工,形成闭环槽,减少了设备的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塔身内设置有闭环水槽,所述闭环水槽的槽口向上,所述塔盖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闭环水槽内。设备运行前,在闭环水槽中注水,使闭环水槽内的水位没过密封圈,实现液封,从而加强密封性能,防止设备运行过程中塔身顶部漏气。优选的,所述冷却槽的槽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冷却槽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通过密封盖可对冷却槽的槽口密封,防止冷却槽内积灰,影响冷却槽内部的洁净,利用进水口可向冷却槽内注水,通过排水口进行排水,使得冷却槽内的水流动,带走吸收的热量,有助于收水片维持低温。综上所述,本技术方形逆流冷却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收水片捕集水汽的同时,吸收空气热量,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从而提高对空气的脱水效率,此外,收水片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槽的水,水从排水口流出时带走热量,使收水片维持低温,有助于加强收水片对饱和湿热空气的脱水,进一步减少白雾,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形逆流冷却塔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形逆流冷却塔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方形逆流冷却塔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方形逆流冷却塔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身,2.塔盖,3.收水片,4.冷却槽,5.进水口,6.排水口,7.散热片,8.闭环槽,9.闭环水槽,10.密封圈,11.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方形逆流冷却塔包括塔身1和收水器,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3,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塔盖2,收水片与塔盖2连接;塔盖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槽4,冷却槽4的槽底为塔盖2。该方形逆流冷却塔还包括若干散热片7,散热片7与冷却槽4连接,散热片7与冷却槽4的底面连接且设置于塔身1的外侧。上述方形逆流冷却塔运行前,向冷却槽4内注水,而后冷却水进入塔身1内喷洒在填料上,同时风筒内的风机启动,将外部冷空气引入塔身1内后,使冷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通过填料与冷却水进行换热,成为饱和热空气后,继续向上流动,利用收水器中的收水片3阻挡空气中的水分,使空气转为不饱和状态,进而减少设备顶部产生的白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收水片3与向上流动的饱和热空气接触时,除了阻挡和捕集空气中的水汽外,同时通过接触吸收空气热量,空气发生冷凝后其内部的水汽在收水片3表面凝结成水珠,从而提高对空气的收水效率;而收水片3与热空气接触后温度升高,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槽4中的水,使收水片3保持低温,有助于饱和热空气与收水片3接触后发生冷凝,从而提高了收水器的收水效率。当收水片3表面的液滴大到其自身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包括塔身(1)和收水器,所述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3),所述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塔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片(3)与所述塔盖(2)连接;所述塔盖(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槽(4),所述冷却槽(4)的槽底为所述塔盖(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逆流冷却塔,包括塔身(1)和收水器,所述收水器包括若干收水片(3),所述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塔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片(3)与所述塔盖(2)连接;所述塔盖(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槽(4),所述冷却槽(4)的槽底为所述塔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逆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逆流冷却塔还包括若干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与所述冷却槽(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逆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7)与所述冷却槽(4)的底面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塔身(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逆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7)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槽(4)的槽底连接,所述散热片(7)的顶部设置在所述冷却槽(4)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逆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7)设置在所述冷却槽(4)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淼耿旭初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双菱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