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保护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特别涉及供电保护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保护电路主要是保护电子电路中的元器件在长时间冲击性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对于在出现过压、欠压及过热等情况时仍然保证该元器件不受损坏,对电路进行有效的保护,以确保电路能正常的运行。目前的保护电路包括有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空载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等。申请号为CN201510672756.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DC/DC电源输出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其中DC/DC电源输出采用MOS管控制电路开断,来实现过压欠压的保护电路,当出现过压、欠压现象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不能保证电路持续运行。针对现有供电保护电路,仅能通过过压、欠压的检测,简单直接的对输出电源进行开断,或者在发生过热现象时会直接断开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不能针对过热现象进行电流的调节,也不能有效保证电路在发生过热时可以持续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供电保护装置和方法,能够在出现过热现象时使电器持续运行。第一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供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热保护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接口模块;/n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相连接;/n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接口模块相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用于与外部电器的电源相连接;/n所述过热保护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过热反馈信号;/n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过热反馈信号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电流调节指令;/n所述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电流调节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源,以调节所述电源输入给所述外部电器的电流,使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降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热保护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接口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相连接;
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接口模块相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用于与外部电器的电源相连接;
所述过热保护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过热反馈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过热反馈信号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电流调节指令;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电流调节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源,以调节所述电源输入给所述外部电器的电流,使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过欠载保护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过欠载保护模块相连接;
所述过欠载保护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电压位于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之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过欠载反馈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过欠载保护模块的所述过欠载反馈信号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输出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电源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源,以使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外部电器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报警模块;
所述第一报警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过欠载保护模块的所述过欠载反馈信号时,则触发所述第一报警模块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所述电源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报警模块;
所述第二报警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所述电流调节指令之后开始计时,如果在预设的计时时间段内持续接收到来自所述过热保护模块的所述过热反馈信号,则触发所述第二报警模块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输出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电源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源,以使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外部电器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可控精密稳压源和温度感应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相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温度感应器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用于在所述温度感应器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导通,以使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过热反馈信号,并调节所述电源输入给所述外部电器的电流,使所述外部电器的工作温度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欠载保护模块包括: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伟,刘启武,操四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