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压电材料的高频响应特性与机电耦合特性使其在结构的智能化和振动噪声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动方法与被动方法研究的较多,理论也较成熟。主动控制虽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一般需要传感器、驱动器、功率放大器等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功放等外部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系统较为庞大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难以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因此在可靠性、质量和体积都具有较高要求的航空航天系统中难以得到具体应用。被动控制方法是通过在压电元件表面电极之间串联适当的外部分支电路,来耗散或吸收由于结构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被动控制比较简单,易于实现,但缺点是分支电路中的电感和电阻参数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对于低频振动往往需要较大的电感等,虽然可以用运算放大器组成较大的电感,但是运算放大器需要电源供电,即需要外界供电,因此其通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为了克服以上两种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压电能量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提取单元、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能量回收单元和开关单元;/n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信号提取单元、开关单元的一端,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入端、极值检测单元相连;信号提取单元依次连接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压电能量单元与能量回收单元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压电能量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提取单元、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能量回收单元和开关单元;
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信号提取单元、开关单元的一端,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入端、极值检测单元相连;信号提取单元依次连接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压电能量单元与能量回收单元相连。
2.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压电能量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提取单元、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能量回收单元和开关单元;
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提取单元相连,且其输出端通过电感连接开关单元的一端,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入端、极值检测单元相连;信号提取单元依次连接相位补偿单元、极值检测单元;压电能量单元与能量回收单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压源、第二电压源,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并联;第一开关的一端与电感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压源的正端连接,第一电压源的负端与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与电感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压源的负端连接,第二电压源的正端与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能量回收的自感知宽频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自感知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电元件,所述压电能量单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辉,丁晓亮,季宏丽,裘进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