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光学遥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运载环境、发射条件及空间环境等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焦面会出现偏移现象即离焦。为了保证可以清晰成像,空间相机必须具备精密的调焦功能。同时由于部分空间相机因双拍摄模式的任务需求,需要布置双焦面电箱,为了满足双电箱的调焦需求,传统模式需要为每个焦面电箱配置一个调焦机构,此种模式下双机构互相独立,每个均具备单独的调焦功能。但面对兼具视频成像与拍摄推扫的功能的新型双焦面中小型空间相机,双调焦机构模式显得笨重且冗余,不仅会增加相机本身的质量,而且会造成机构质量占比过大的问题,不适应空间相机轻质化、小型化的发展要求。因此,研究一种可应用于中小型光学遥感器的共轭双焦面调焦机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双焦面相对于分光镜处于共轭状态,继而实现单一调焦机构同时对两种成像模式进行调焦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共轭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以及/n滑座(2),所述滑座(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能够在所述基座(1)上进行滑动;以及/n蜗轮蜗杆组件(3)、调焦电机(4)和丝杠螺母组件(5),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与丝杠螺母组件(5)相互垂直设置且传动连接,所述调焦电机(4)输出端与蜗轮蜗杆组件(3)固定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调焦电机(4)和丝杠螺母组件(5)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一侧且所述丝杠螺母组件(5)与滑座(2)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转动驱动丝杠螺母组件(5)转动间接驱动滑座(2)滑动;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以及
滑座(2),所述滑座(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能够在所述基座(1)上进行滑动;以及
蜗轮蜗杆组件(3)、调焦电机(4)和丝杠螺母组件(5),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与丝杠螺母组件(5)相互垂直设置且传动连接,所述调焦电机(4)输出端与蜗轮蜗杆组件(3)固定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调焦电机(4)和丝杠螺母组件(5)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一侧且所述丝杠螺母组件(5)与滑座(2)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组件(3)转动驱动丝杠螺母组件(5)转动间接驱动滑座(2)滑动;以及
分光镜组件(6),所述分光镜组件(6)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2)内部,且所述分光镜组件(6)相对滑座(2)倾斜设置;以及
位置信息反馈组件(7),所述位置信息反馈组件(7)设于所述滑座(2)一侧,且一端与所述滑座(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用于反馈双焦面位置;以及
推扫焦面组件(8)和视频焦面组件(9),所述推扫焦面组件(8)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座(2)上方,所述视频焦面组件(9)与所述推扫焦面组件(8)相互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座(2)侧面;所述推扫焦面组件(8)和视频焦面组件(9)与所述分光镜组件(6)随着滑座(2)滑动并同时运动,共同作用实现两电箱共轭调焦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底盘(101)和竖板(102),所述竖板(102)设置在底盘(101)上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02)顶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4),所述固定板(10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10);所述竖板(102)一侧设有拼接板(103)与其和底盘(101)固定连接,所述拼接板(103)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梯形板(1031)和两端分别与所述梯形板(1031)固定连接的长方形板(1032),所述拼接板(103)与竖板(102)中间形成凹槽(1033),所述凹槽(1033)对应底盘(101)处开有第一通孔(1011);所述拼接板(103)顶部边缘呈斜坡状,所述滑座(2)设于所述拼接板(103)上方并与所述直线导轨(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共轭双焦面的空间相机调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整体呈梯形体状且内部中空,包括:斜面(201)、第一侧面(202)、第二侧面(203)、第三侧面(204)、顶面(205)和底面(206),所述第二侧面(203)、第三侧面(204)相互为对应面,所述第一侧面(202)与斜面(201)相互为对应面,所述顶面(205)和底面(206)相互为对应面,所述斜面(201)与拼接板(103)顶部边缘相对,且所述斜面(201)上开有第二通孔(2011),所述第二通孔(2011)大小与第一通孔(1011)相适应并配合使用用于通光;所述第一侧面(202)、第二侧面(203)、第三侧面(204)、顶面(205)和底面(206)上均开有多处通孔用于安装和通光;
所述第二侧面(203)和第三侧面(20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刘鸣鹿,张雷,任洪宇,贾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